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力的培養,然而在傳統的“以分數論英雄”的觀念下,很難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所以,需要從學校管理、教師教學理念、課堂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進,以達成新時期中學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課程改革;學習興趣;創造力;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很多教師為中學課堂紀律的維持而大費苦心,尤其是年級越低的學生在課堂上越是愛講小話、搞小動作,不能認真聽講,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就不好。傳統的教學下,教師往往需要“板著臉”整頓紀律,使得學生望而生畏。這樣可以使得課堂紀律在短期內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但是這種課堂下,學生只能認真聽老師講課,并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適合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與當前教育所倡導的“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學生創造力”的教學目標不相符合。所以,當前中學教學的任務就是要尋找中學生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與培養學習興趣和創造力之間的契合點。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教師理念、教學方法、學校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進。
一、 教師教學理念及態度要轉變
教師是教育一線的斗士,教師的教學理念直接影響著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所以轉變教師的理念是所有教學改革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步驟。中學教師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為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激發學生創造力,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處理好“教師、朋友”的角色問題。教師應該融入學生之中,與學生一起玩耍,與學生的心靈溝通,才能因勢利導,才能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引導;(2)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應該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3)給學生質疑的機會。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敢問”,幫助學生“會問”,引導學生“善問”,總之要讓學生有質疑的精神,不能總是“老師說得對”;(4)給學生嘗試的空間。知識是在不斷嘗試、不斷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教學的本質不是教給學生死的知識,而是讓學生從嘗試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從模仿到嘗試、再到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才是課堂教學的真諦;(5)給學生創造的天地。學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課堂應該成為學生創造的平臺。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克服怕老師、怕提問的思想,培養他們“大膽說出自己想法”的精神,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不是將學生的創造力早早地扼殺在搖籃中。
總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教師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教學理念不再適合新時代教學的需要。中學教師必須準確定位自己的教學角色,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力為教學的目標而努力。
二、 學校管理方面
學校管理層的決策和管理辦法,對激發教師積極性、指引教學方向有非常大的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激發教師改革熱情,學校層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目前很多中學存在教師學歷不達標現象,制約著中學教學的發展,所以需要在學校層面加強學歷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基本功素質;(2)為教師引進完善的教學資源體系,供教師教學中選用。中國目前大中小城市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教學硬件設施、教師資源、學習資源等存在巨大差異,借助目前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為教師引進教育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對提升本地教師專業發展很有必要;(3)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當前,大多數中學忽視校本教研,一概以分數論,“誰的班級分數高,誰就教得好,誰就該是優秀教師”,這種現象普遍存在。為了扭轉這種重分不重人的錯誤觀念,必須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為教師參與教改創造條件。建立校本教研不僅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還可以開發本地教學資源,使本地資源與教學相融合,實現教育教學的本土化;(4)健全教育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能僅僅“以分論賞”,應該注重教師的全面發展,從教學、科研、綜合素質等方面綜合考量,在教育教學中呈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氛圍;(5)加強家長與學校間的雙向溝通與交流。家長是學生的第一教師,對學生性格養成有很大關系,學校與家長的良好關系,不僅可以促進家長對學校教學的理解和支持,也能促進學生、家長、教師關系的和諧發展。
總之,學校的上層設計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改革的熱情,是推動新一輪課改的力量源泉。學校需要盡一切努力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給教師安心的教學環境,給教師積極教學的希望和動力,為家長、學生、教師關系的良好發展做努力。
三、 在課堂教學方面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課堂組織方式,是取得理想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發揮地方特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國幅員遼闊,各個中學分布地域差異很大,教學資源不可能做到一模一樣。新時代的教學中,可以綜合利用當地特色組織教學活動,例如,農村中學可以在不同季節適時地開展植被觀察、農活體驗、捉泥鰍等活動;城市中學,可以參觀科技館、海洋館等,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群體合作精神、創新思維能力;(2)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目前很多學校均安裝了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晦澀難懂的文字內容,以直觀、形象的圖片或動畫或聲音展示給學生,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可以增加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3)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就學生事業的強大力量,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學生的學習就會自覺化、規范化,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學習。問題是探究的原點,學習不是記住知識,而是去發現問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比教會學生處理問題更重要。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對學生每一個不成熟的問題認真對待,而不能打擊學生積極性。
總之,中學課堂教學要借助新媒體和當地特色拓寬學生視野,同時要注重中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還要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作者簡介:
趙冬梅,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