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扎染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扎染藝術教學主要分為欣賞教學、制作教學、展覽教學、評價教學等等。通過扎染工藝教學,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傳統工藝的個性與智慧,也讓他們對傳統扎染工藝更加了解,更能培養其創造性。系統地傳承和發展扎染藝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顯得尤為重要,它既使學生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產,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傳統扎染;小學美術;教學
扎染也稱作“絞染”或“絞纈”,通過線縫、線捆綁、線扎的手法扎結部分織物,在植物染缸里起到防染的作用。這種獨特的染色和捆綁工藝造就了扎染藝術特殊的藝術美感,其暈染肌理的效果和樸素的自然紋樣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實隋唐是我國扎染藝術的繁榮時期,從古墓出土的文物看,當時的染織業發達,植物染料和染織手法成熟,染織的服飾衣料比較流行。我國古代的扎纈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可是現如今,由于科技的發展,一些現代印染工業逐漸替代了傳統扎染,這給傳統扎染藝術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扎染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遺產,通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讓學生對傳統扎染藝術有更多的了解,培養他們對傳統扎染藝術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顯然傳統的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我們需要創新,創新教學、創新應用。以下為本人對傳統扎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創新應用的探索。
一、欣賞教學,感受傳統扎染藝術獨特美
欣賞教學是指給同學們欣賞傳統扎染生活物品、扎染藝術作品、扎染制作的視頻資料,通過直接的觀看初步了解這門藝術,讓學生們首先知道這門藝術的存在,讓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審美及提升他們的審美水平。欣賞美理解美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元素,符合美術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學目標。比如一些傳統扎染的服飾、鞋子、帽子、圍巾、扎染的一些生活用品,以及扎染藝術作品等等。
當一件件美輪美奐的扎染藝術品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時,他們會對這些作品產生種種的疑問,會想知道這些作品是如何產生的,這就極大的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此時教師可以抓住時機及時讓學生了解這種傳統的藝術的獨特性。通過一系列的欣賞教學,使同學們對中國的傳統扎染工藝有了初步的了解,使其在濃郁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其獨特的美感和藝術性。
二、制作教學,把握傳統扎染工藝的制作過程
雖然傳統的扎染在操作上有一些復雜,程序也比較多,但在小學生的美術課堂上,更多的體現出的是它的趣味性。在制作扎染作品時,并不要求同學們嚴苛把握扎染的工藝技巧,而是讓同學們在制作作品的過程中,感受和體會扎染藝術,培養他們創新能力,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使他們在制作過程中體會團隊合作的樂趣。第一步,要先將自己的設計稿和所需要的物品準備好。物品有:加熱設備、蒸鍋、白色棉布料、高溫活性染料、固色劑、白色棉線、大號縫針。首先讓學生們在畫紙上自己設計好所用的顏色或者扎染的類型。第二步,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和過程。如:針縫、線的捆綁方法、布的折疊方法等。這一步教師要給學生們做示范,讓其掌握扎染的制作過程。例如根據自己的想法,捆扎的松緊、想呈現什么樣的紋理、控制好針距的距離,針距越小,扎染出來的團就會越清晰等等。第三步,鍋中放入準備好的染料和固化劑,并煮開。同學們將捆綁好的棉布用涼水首先浸濕,而后將其放入染料鍋中蒸煮,大約八到十二分鐘將其拿出,等稍涼之后,把棉線打開,所暈染出來的效果是與捆綁的松緊程度和位置而展現出不一樣的圖案。所制作出來的作品都是最具個性化,最獨特的。在整個制作過程中,需要在教師的細心指導下完成,要注意制作過程的安全性,因為要用到針、加熱設備、熱水等。通過制作扎染作品,可以讓小學生們對傳統的扎染工藝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和動手能力。
三、展覽教學,開展校內外創意展覽會
學生完成扎染工作后,教師應該積極開展校園展覽會,創意展覽活動不僅能夠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還能夠提高小學生對傳統藝術的喜愛和了解。同時,在教師監督下,小學生積極協助教師進行扎染創意的展覽,能夠很大程度上去培養小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學校以外的藝術教育中,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領帶繪畫得到進一步培養,當社會上的人們注意到小學生的染色工作,讓小學生對扎染藝術的掌握程度得到長足的進步。這種展覽活動可以為家長和其他社會工作者的積極參與提供良好的環境平臺,還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傳統染料的魅力。在區域創意展覽中,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的蘸水來幫助發展校外教學,例如壁掛、衣服、燈罩、枕頭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校外教學,增強學生對傳統扎染藝術的熱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和創造力,進一步推動學生對創意產業的理解。這種走出校園,進入社區,將創意產品與社會創意展覽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符合小學新課程標準的審美教育要求。此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拓寬眼界,還能夠為扎染教學帶來新的方法,改善教師的教學形式內容。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何讓傳統工藝重新回到現今生活中來,要從祖國的花朵抓起,讓傳統的扎染工藝走進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讓其從小就了解和體驗中國的傳統工藝,從而將這種優秀的民族文化繼續發揚傳承下去。感受美,欣賞美是美育教育的一項非常關鍵的內容,也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小學生美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感受美的同時,也傳承了傳統扎染藝術。
參考文獻:
[1]張明海.扎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踐策略的探索[J].美與時代(上),2013(12):141-142.
[2]項驍驍.美術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服裝看世界”低齡段拓展性課程為例[J].美與時代(中),2018(5):104-105.
[3]周莉.美術教學中“綜合·探索”學習領域課程的實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4]賈蕾.鄉土文化資源——扎染藝術在農村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4(3):185+143.
[5]徐昕.讓多媒體更好的激活美術教學[A].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中國教育技術協會,2004:6.
作者簡介:
陸斌紅,廣東省佛山市,佛山市順德區環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