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的區域環境是兒童每日在園內開展學習與游戲的重要場所,也是幼兒教育的重要教育資源之一。因區域環境的創設情況,不僅決定了兒童是否對區域活動感興趣,而且決定了兒童在活動區域中能否促進其自身的全面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中班幼兒園區域活動設置個性化、科學性的提升,本文首先對當前部分幼兒園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個性化評價
一、 引言
幼兒園的環境,是幼兒在園內學習成長以及身心全面發展所必需的重要的物質條件基礎,幼兒可通過與外在環境的相互作用促進個體自身的全面有效發展。瑞吉歐教育模式中,將環境貼切地稱為“幼兒的第三位老師”,提出環境具備了強大的教育功能,能夠在幼兒的學習及發展中發揮促進以及激發的作用。而創意美術區域活動的創設是否具備一個安全、輕松的特性則成為幫助中班幼兒拓展思路、展開想象的關鍵。因此,本文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指導,從實際情況出發,對如何提升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個性化評價提出優化建議。
二、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策略存在的局限
由于幼兒美術區域活動的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幼兒美育整體水平提升,幼兒美術區域活動的合理設置需要綜合考慮到兒童的生理發育和行為特點進行評價,當前,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策略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局限:
(一)
評價角度單一,沒有針對幼兒年齡階段設置合理的評價指標。中班的兒童較小班時體格更為強壯,性格也更為活潑,開始產生有意識行為,并萌生了責任和規則意識,可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于新的物品和知識的探索欲望更加強烈。但是,一部分幼兒園幼兒美術區域活動的評價往往針對的主體是區域活動本身,并沒有真正的考慮到兒童的年齡階段特點。老師在針對中班的孩子開展活動時,并沒有重視幼兒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有的孩子性格較為內向,有的孩子則活潑好動,教師在引導孩子開展相關的活動時,并沒有重視到孩子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同時對于孩子的評價模式也過于單一,沒有從多維度來對孩子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等進行評價。因此如果使用這種無差別的教育模式,可能就會無法更好地照顧到一部分幼兒的成長與發展。
(二)
對幼兒引導激勵模式單一。在幼兒創意美術區域環境創設時,需要依據兒童現階段的特點,尊重幼兒的意愿,在能夠達到知識性內容教育目標的同時,讓幼兒參與到創設過程中來,提升兒童的積極性,引導其在親自操作的過程中探索、感知和領悟。兒童參與創意美術區域活動的同時需要指導老師對其進行及時的評價,一方面達到促進幼兒美育素養的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積極的評價語言達到激勵中班兒童的目的。當前,幼兒指導老師在進行結果評價時僅僅用語言進行激勵,如“寶寶最棒!”“寶寶加油”等語言,或者采取獎勵小紅花的方式,單一的評價方式直接影響創意美術的展開效果。
(三)
創意美術區域活動形式與內涵無法統一。兒童在幼兒園期間還不能夠安安穩穩地坐下來學習知識,具有愛玩的一種天性,這就要求創意美術區域既能夠滿足中班幼兒娛樂的目的,又能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興趣。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對創意美術區域活動進行評價時,往往注重美術創意活動過程中兒童參與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并沒有真正地對美術創意活動中內涵的知識性進行評價。好的美術創意活動需要將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由此可見,單一的美術區域創意活動評價體系直接影響兒童的綜合素質發展。
三、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策略優化舉措
針對當前部分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策略存在的評價主體、對象以及方式單一等問題,認為優化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策略應當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加強:
(一)
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需要充分考慮中班兒童的特點。在幼兒創意美術區域環境活動進行評價時,需要依據兒童現階段的特點,尊重幼兒的意愿,在能夠達到知識性內容教育目標的同時,讓幼兒參與到創設過程中來,提升兒童的積極性,引導其在親自操作的過程中,探索、感知和領悟,對于該階段的孩子來說,興趣是引導其主動參與活動的積極因素,因此開展相應的評價也應當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提升度等問題。并以此考察美術創意活動時間、活動要求是否符合通用常規,以確保美術創意活動設置能夠適應中班兒童的需求。
(二)
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需要側重活動設置是否能夠激發兒童的想象空間。幼兒美術創意區域設置自然角,放置幼兒種植的植物或養殖白兔等,引導幼兒自己照顧,培養個人責任心;也可放置金魚以及秋季應季果蔬等,引導幼兒學會觀察和記錄,在充分觀察自己所看到的事物特點的同時,培養幼兒的描述能力。這樣,幼兒通過創意美術區域不斷的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從而表達出對事物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潛移默化地實現美育教育的目的。
(三)
中班幼兒創意美術區域活動評價需要注重學玩結合、培養興趣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應該注重活動的設置能否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比如,在這個區域中可以放置與不同活動主題相關的故事畫冊和故事機,配備小畫板,讓幼兒可以在聽故事的時候畫一畫自己聽到的內容,能夠有效的促進幼兒的聯想思維發育,并提高其語言表達理解能力。孩子在參與活動中可能會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老師要能夠更好地在其中做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并且充分將孩子作為整個美術區域活動的主體,并且對于孩子的活動要能夠及時觀察,并且結合孩子的活動需要及時補充材料,進而更好地確保幼兒與材料之間的互動。
參考文獻:
[1]王君.淺談如何開展幼兒創意美術活動培養幼兒創新意識[J].學周刊,2019(4):182-183.
[2]郭菁.幼兒創意美術活動的設計與思考——以大班版畫活動“半面大怪獸”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196.
[3]江蕓佳.挖掘多元材料激發幼兒美術創意潛能探討[J].成才之路,2018(18):41.
[4]羅亞莉.幼兒園主題教學背景下創意美術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0):143.
作者簡介:
姜麗麗,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第一實驗幼兒園月桂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