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爽
摘要:企業的經營運作以及項目建設、服務提供的根本目的都是在于獲取更多經濟收益,而成本管理則是企業最為重要的效益提升手段,能夠為企業獲取最為直觀的收益加成。越來越多企業經營者與決策者也致力于成本管理方法及模式的研究和不斷創新。文章以某食品制造企業為例,談談企業成本管控的重要性,以及針對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可供參考的管理措施與積極意見。
關鍵詞:食品制造企業;成本控制;源頭控制;精細化
成本控制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最重要分支之一,而對于成本控制的研究與討論也一直沒有停息。成本管理工作對于現代食品制造企業而言,不僅作用于直接提升企業經營收益,同時在實施成本控制的同時,還應當重視產品及服務本身的品質,切記通過簡單粗暴的成本壓縮手段一味追求低成本而忽視了對其他方面的管控力度,這樣往往會得不償失。
一、食品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及問題分析
降低能耗、壓縮成本能夠為企業帶來直接的效益提升和收入增加,能夠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因此,成本管理成為現代企業眾多管理活動中的核心內容,而關于成本管理及控制方法的討論一直不絕于耳。在明確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同時,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關心成本管控手段與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的適應性問題,同時幾乎所有企業的管理層也十分重視新的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和應用。但是從當前國內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仍然存在不少顯著問題。
(一)成本管理定位不統一
一部分企業的經營者將成本作為各項管理工作的根本和基礎,一切管理改革和經營改革都圍繞降低成本展開。而將成本壓縮作為管理唯一追求的后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忽視產品及服務品質,長此以往將會消耗企業市場聲譽以及積累起來的品牌形象,最終變成劣幣而被市場所淘汰。另一部分企業是以品質為先的成本控制態度,產品生產或提供服務所需要耗費的成本越低,固然能夠為企業的短期收益增長提供越多空間,但如果忽視了質量與品質,企業的市場也會逐漸縮小,最終只能面對“退市”結局。
(二)成本管理內容單一
成本管理雖然表現為生產經營成本支出的控制與降低,但許多企業經營者卻對成本管理的內容理解過于狹隘,往往只針對生產物資采購和經營銷售進行成本控制,并未對成本管理做系統性的分析。從而無法實現成本管控的全面與科學。
(三)精細化程度不足
目前許多企業的成本管理仍多表現為總體目標制定,而缺乏更加精細化的管理與控制,從而難以取得更具成效的管理,不僅不能提升成本管理質量,同時也浪費了更多的管理成本,使得成本管理工作陷入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成本管理對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正確看待成本管控,如何把握具體問題制定應對策略最為關鍵。
二、食品制造企業成本管控側重點
降低成本是企業提升效益的根本途徑,就算是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也不可能無視高成本給企業打開市場、提升效益所造成的直接阻礙及影響。所以,重視成本管理和采取積極手段實現成本壓縮是一種正確的管理態度,但我們在努力實現降低成本的同時,也不可以忽略產品質量與服務品質的重要性,尤其是食品制造這類特殊企業。因為降低成本可以為企業獲取更多短期收益,但產品質量才是企業被市場接受、獲得持續穩定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食品質量與安全更是食品制造企業的安生之本。為此,我們必須針對食品制造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尋找其成本管控的側重點。首先,食品制造企業成本控制必然是以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為最主要目的,需要重視各生產工藝及流程的成本壓縮。其次,食品制造的成本管控不僅體現在原材料采購與設備采購上面,涉及生產經營的眾多環節也包含在成本管控的內容之中,尤其是為了保障食品質量的環節需要消耗大量管理成本,所以更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
三、食品制造企業成本管控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紹
A企業是一家規模較大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主營業務為生產加工大桶(220立升)番茄醬并出口到日本、意大利等外海國家。由于生產加工及銷售規模較大,A企業每年需向當地及外地農戶收購大量番茄,并進行人工的雜草清理、分揀和果實篩選分級,這一部分工作首先就耗費了企業的人力物力以及資金成本。然后將挑選合格的番茄送入自動化生產設備進行番茄醬的制造,最終分裝入桶,由于大規模生產,其中也將產生大量成本。隨著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A企業為了實現更好的成本管控也從一些關鍵環節進行了研究與思考,為了減少收購之后用于人工分揀、雜草清理等人力成本與管理成本,企業加強了番茄收購環節對番茄果實品質的把關力度,降低因為處理普通品質果實甚至次品而耗費的大量成本。此外,為了提升番茄醬的營養含量以及色澤口味,實現銷售價格提升,企業管理層也積極推進生產設備的更新與技術改革。經過一系列的工作,A企業雖然在成本控制方面獲得了一定的提升,但卻遠遠未能達到預期管理目標。而且,因為在番茄收購環節過于嚴格的標準,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同時也讓每年可收購的番茄數量銳減,直接影響到了企業自身的生產運行秩序以及最終產量。此外,A企業是從事番茄醬生產銷售活動,由于番茄種植與收獲具有極強的季節性,因此臨時工的招聘與薪酬給付也成為該企業一筆較大的成本支出,從而讓企業疲于應付,同時也成為該企業在成本管理上的一個突出問題。
(二)案例分析
通過A企業成本管控的案例表述,我們可以看到A企業在開展成本管控的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上文中提及的典型問題。首先,A企業成本管控集中于直接壓縮采購環節的成本消耗,但是這種簡單粗暴的作用在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也可能會對上下游造成影響,會因為直接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而遭到改革上的阻礙甚至更大的經濟損失。其次,成本管控缺乏精細化,僅以減少成本這一粗略目標指導具體工作,所以容易忽略細節,達不到科學成本控制的目的。同時,作為食品制造企業,作物的季節性特點容易導致的人員管理難度加大成本提升,而勞動力密集又是食品制造企業的突出特點,如果不能對人員管理做出更具科學性的調整,對于成本管理的總體質量提升無疑是十分不利的。
四、食品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的具體措施
從前文的案例中可以發現,向更廣領域延展成本管理控制機制的外延,其作用不僅在于能夠更加主動的實現成本控制,同時也能夠將成本控制更好的與產品生產進行有機結合,同時能夠因為尋找到了多方的利益契合點而發揮出管理上的更大效能。綜上所述,食品制造企業加強企業的成本管控應當重視如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問題。
(一)尋找成本控制的立足點
成本管控不能只從企業本身出發,要切實考量成本控制的整個管理及運作鏈條,尋找管理開展的最根本源發地。同時關注整個成本控制鏈條上的每一個單位和個體,努力實現將成本控制的網絡覆蓋面盡可能的擴大。
(二)加強成本與利益的聯系性
開展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充分考慮相關利益者的切身權益,從多維度出發尋找利益契合點。這樣不僅能夠尋找到最佳成本控制點,同時也能拉動各個利益相關者的管理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保證成本管理有序推進以及保證產品的質量與服務品質不受影響。
(三)加強人員培訓與合理化崗位設置
針對食品制造企業在人員管理上的突出問題,應當采取兩方面應對措施。首先,要加大對臨時工的管理力度,通過職業培訓、薪酬調整,最大限度減少臨時工的季節性流動,盡量為企業聚集一批相對固定的季節性工人,從而實現工作效率提升和人員成本降低。此外,需要加強包括管理者、基層員工在內的員工群體的技能培訓,不僅要熟悉企業本身的生產流程與成本控制要點,同時還要熟悉上下游相關工作的實施要點,從而更好的開展實際工作,更好的執行成本控制,從而實現成本的有效降低。
(四)加強成本控制精細化
僅憑源頭把關和利益驅動還不足以真正實現精細化與精益化的成本管控。同時還需要真正做到全成本管理的體系建設,從日常成本(水電氣、管理費等)到生產材料及設備成本、制造工藝及制造費用預算,都要做到嚴格管理及時控制。同時,針對食品制造企業的自身特點,還應特別加強在食品盛裝容器、無菌袋等消耗量巨大的日常費用上的科學管控與成本壓縮,減少資金浪費與資源浪費。最后,食品制造企業許多時候因為受到原材料季節性生長的諸多限制,存在大量的季節性臨時工,而由此產生的人工費用也給企業的成本管控造成諸多影響。因此,加強人員管理、合理崗位設置、規范用工制度,也是成本管控非常重要的一步。
(五)重視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與之相關的成本控制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加強產品設計的優化與更新、升級,時刻掌握市場動態及需求變化,以市場所能歡迎的產品來指導成本管控工作持續改進與進步,這樣才能實現成本控制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康俊.新形勢下如何有效開展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評《成本管理與控制》[J].統計與決策,2018(10).
[2]王瑾.食品加工企業精益成本管理模式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04).
[3]胡晨茹.淺析我國食品業企業存在的質量成本管理問題[J].全國流通經濟,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