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茜 文艷
摘要:古琴是我國古典音樂的代表樂器,不僅蘊含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蘊含著我國對音樂的審美變遷。但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古琴藝術呈現日漸衰敗的狀態,因此需要對現代教育進行反思,在現代化的音樂教育中融入古琴音樂文化的研究,通過這種方式來指導現代音樂教育的發展。本文中簡單分析了古琴音樂文化對現代音樂教育的價值和啟迪,旨在為我國古琴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及現代音樂教育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古琴音樂文化;現代音樂教育;教育模式;傳統文化
古琴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古琴不僅僅是一門樂器,更是一門學問、一種文化,無論是制琴工藝還是演奏方式,古琴在我國創制至如今已經有了接近3000年的歷史。自先秦發展至魏晉南北朝古琴不斷成熟,并且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清末以來西式教育普遍開展,古琴在這樣的環境下漸漸沒落。對古琴的發展史進行分析,發現古琴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完善的音樂文化體系,在文人士大夫的眼中,琴不僅僅是娛樂身心的器具,更是陶冶情操、培養氣質的重要途徑。然而就目前來說,國內的音樂教育依舊以西方音樂標準為主,在進行教育學時也處處模仿西式音樂,所以需要重視我國的古琴文化,將現代的藝術和精神融入其中,在傳承古琴文化的同時,使其與現代音樂教育共同發展。
一、現代音樂教育與傳統哲學融合
古琴音樂之所以沒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現代人群在觀念上對古琴音樂產生一定的誤解,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遭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由封建社會逐漸轉變到現代社會,我國也在主動學習西方的文化科技,并且在音樂上也有一定的西方化,我國目前各個階段的音樂教育都是較為系統的西式音樂理論,這就導致現代人群對于古琴的了解度較少,認為古琴這種藝術形式保守落后已經不適合當代社會。這就導致現在很多社會中的人群熱衷于追求搖滾和爵士樂的西方音樂,對于古琴這樣的傳統音樂形式嗤之以鼻。
其實古琴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西方音樂一樣,有一套極為完整的音樂體系,無論是演奏技術還是審美意境,都絲毫不遜色于西方音樂。古琴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樂器,還融合了我國古代的哲學、美學以及傳統文化。例如古琴曲《漁樵問答》,樂調灑脫、意境深遠,在彈奏時除了撥刺、滾拂等技法的應用,更加強調的是一種不與城市中爭奪名利,而醉心于青山綠水中逍遙自在怡然自得的精神意境。而古曲《高山流水》則記載了鐘子期與俞伯牙的故事,不僅贊美了情誼高超,還贊美了知音間的情愫。
在我國傳統理念中,在學琴前都需要學習傳統哲學,包括儒家的樂教、道義和仁義的哲學思想具備了這些因素后,才能夠正式學習情誼,將自己對傳統哲學的理解融入演奏中。而儒家認為音樂具有教化功能,古琴作為雅樂,是君子之器,在學習時需要認可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才能在演奏時修養身心,否則是不具備古琴的演奏資格的。
二、現代音樂教育需要突出其文化性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琴音樂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而隨著古琴音樂的不斷成熟與繁榮,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音樂體系,這樣才能保證古琴藝術傳承千年而不倒。這種文化已經完全超出了純粹的音樂文化的范疇,已經與傳統哲學、美學和文學密切相關,古琴也經歷了從樂器到藝術,再到學問,最終發展至琴道這一系列的變化。細數我國古代的著名琴學家,不僅是古琴的演奏家也是文學家和哲學家,這也是我國古琴音樂與西方音樂很大的不同點。
首先音樂教育需要與社會的本質文化和時代社會背景相結合。古琴音樂理論以及教育活動構成了我國獨有的古琴音樂體系,所以古琴的教育實則屬于古琴音樂文化范疇。與古琴音樂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特征,所以在進行現代化教育時,應當以文化作為基礎來進行教育,這樣才能體現古琴的文化。
其次,由于古琴隸屬于音樂文化范疇,所以古琴的音樂教育自然會受到整體文化的制約,時代不同和文化改變,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其教學內容也會隨之改變。價值觀不同對音樂教育產生的影響以及形成的音樂風格會出現較大的差異,古琴文化更加傾向于我國的儒家價值觀,重在演奏者文化素養和精神文明的提升,而精神世界的豐富,對古琴的教育影響至今。音樂符號是解讀音樂的語言,是反映人真情實感的一種方式,而這種思想情感會受到社會文化風俗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古琴的教育時,需要與現代社會相融合,將社會中能夠應用于古琴教育中的文化特點融入其中,這樣能夠反映出現代人群的思想感受和文化風俗,展現一種新的價值觀。
三、總結
每個文化都具有其獨特的音樂文化,而我國的音樂文化與西方在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上迥然不同,相應的音樂文化也有極大的差異,所以想要使中國音樂教育得到蓬勃發展,相關教育人員需要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將中國音樂作為載體,積極學習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音樂教學與我國傳統音樂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劉竹君.古琴音樂文化觀念融入高師鋼琴教學中的作用[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4):91-93.
[2]黃忠.傳統文化與民族音樂文化的相對性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35):84.
作者簡介:孫茜(1975.6.23),女,漢族,籍貫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學歷為本科,職稱為中級會計師,牡丹江市古琴研究會,研究方向為中國民族器樂;文艷(1978.9.12),女,漢族,籍貫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學歷為本科,高級教師,牡丹江市古琴研究會,研究方向為中國民族器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