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車勒木格
摘要:在信息時代下、科學技術與商品經濟快速發展,新觀念與新材料陸續的出現。現代的設計藝術也在由觀念改革、材料技法這些方面的發展出發,在不超出水彩本體語言的規范領域內來檢測水彩語言在設計運用時具有更多的表現性,水彩的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觀,水彩這一畫種給人們呈現出很大的兼容性和研發的潛質。
關鍵詞:水彩語言;新觀念;新媒材;藝術形式
水彩畫起源在歐洲,大概在一個世紀之前傳到中國。因為在作畫工具與作畫方式上與我國傳統水墨繪畫有著很大的聯系,與我國人們的審美理念與繪畫習慣高度契合,因此很快地受到人們喜愛與認同。水彩當下是群眾基礎最為普遍的畫種之中,廣泛地運用到繪畫創作、基礎練習、動漫、建筑以及服裝這些藝術類別之中。當下現代水彩語言的延伸和創新通常展現在這些方面。
一、作畫觀念的延伸與變革
現代藝術中包含的反傳統和反技術的理念與思維模式對水彩創新有著很大的啟迪作用。近幾年水彩作品的形式逐漸多樣化,題材也更加廣泛,不拘泥于常規,在創作觀念上有著巨大的延伸與變革。在表現方式上,也由單一的具象和寫實發展到現在的夸張、變形、裝飾、抽象與拼接這些多樣化的方式。像是廣州美院中畫家所繪畫出的水彩就突破了傳統的形式,由色彩的力度、畫面的厚重感以及多層畫法這些方面加深了人們對于傳統水彩的了解與認識,有著獨有的格調與品格。還有很多藝術家也優化了水彩畫在創作期間的材料,在使用材料時引入更多的現代繪畫材料。這種形式的畫法進一步充實了水彩畫具有的表現力,讓水彩畫能夠更為豐富、深厚、具有立體感,使畫面具有畫框以外的張力。在繪畫形式上一些藝術家會選用抽象展現或者是純抽象的方式來彰顯其自身自由的藝術觀念。在藝術創作沖破了可視外視形象上的制約,水彩自身的單純、透明與流暢的材料特點在抽象表現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加自由地發揮,水彩展現出區別傳統畫面的多元、厚重與立體的呈現效果。我國水彩畫能夠發展到現在,假如還糾結于水性就非常落后了。藝術追求應是百花爭艷,展現的方式也是多樣化的。在當下油畫界對于材料和工作方式的創新探究都有著很高的實驗性,水彩畫也需要改變之前舊的觀念,彰顯時代的特征,顯示出藝術家獨有的個性與特色。
二、新材質的導入與運用
現階段大部分藝術家在不斷地探索水彩畫全新的發展領域。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為新材料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水彩給現代藝術應用綜合技法與綜合材料拓展了發揮的空間。現代水彩畫更為重視對于材料的創新,對于技法與工具的延伸。水彩有其獨有的技法與材料審美特征,在制作期間,務必要對工具,材料與技巧展開進一步的探究與了解,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各種設計紙張與其他輔助材料具有的獨特性質。像是“干筆混合技法”,在顏料內添加膠合劑,在使用水彩在底子上進行上色,獲得技術成果能夠很大的改變。部分藝術家在這一方面展開了一些嘗試,融入了許多現代繪畫的材料。水彩有著非常廣泛的兼容性,比如在設計期間水彩能夠和馬克筆、水溶彩鉛以及國畫顏色,別的輔助材料像是鹽、油畫棒、酒精和留白膠這些結合運用;能夠試著別的工具像是毛筆、刷子、噴槍與噴筆這些等;運用的基底排除常用的哪些類型的水彩紙一下,還能夠試著對于基底做底子產生最佳的肌理效果,像是噴色、撒鹽、揉紙以及滴油這些;再或者是運用宣紙、高麗紙以及經過處理的板材這些完成設計稿的制作。新材料的拓展、借助為藝術創作中的水彩帶來在展現方式上的重大潛能,打破了傳統水彩中單一的技法,使水彩作品更加具有耐看性,更能彰顯作品的細節。水彩具有的兼容性質與更加豐富的形式方法,促使藝術家持續有新的探究,優化了水彩藝術的自我空間。
三、水彩和其他藝術類別的交融創新
現階段的藝術領域每個類別間的邊界在慢慢被沖破,藝術表現語言間存在的互融性使得每個藝術類別間優勢互補、吸收借鑒,出現了兼收并蓄的多樣化發展趨勢。現階段我國水彩也展現出表現語言這一多元化的格局。針對可塑性來說,水彩與其說是一個具有獨立觀念與傳統的畫種,還不如說是建立其他畫中或者藝術類別的聯系,能夠借鑒其他美術形式所積累的經驗,也是每個畫種與別的藝術門類融合的實驗平臺,這一新出的畫種能夠少一些程式上與規范上的束縛。像是水彩與中國畫都是使用水性顏料,有著很大的淵源,中國畫中包含關于筆法的運用、潑墨的藝術展現、用水的掌控和畫面留白的這些講究都和水彩具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能夠借鑒并展開運用;水彩能夠學習歐洲畫家的繪畫方式,在油畫中學習用光與用色方式,油畫所具有的豐富且厚重的表現可以啟迪水彩畫的用色,讓水彩可以彌補自身淡薄的不足,進一步地去塑造:由構成、裝飾的畫種中借鑒有意味的形式構成與色彩層次的整理應用,重視畫面具有的形式感;學習版畫藝術內部的塊面概括與明暗空間的繪畫等。這部分藝術形式的學習給水彩在藝術中的運用與發展給予發揮空間與創新環境。現階段水彩藝術的表現語言已經發展到每個畫種中,讓水彩藝術在創作期間的表現語言能夠更具多樣化和系統化。
四、水彩畫種中科技含量的融入與滲透
當下的水彩畫種不管是表現語言還是說技法方面,都被賦予了獨有的審美特點和多樣化的藝術取向。假如在偏執的運用一些固定模式來規范化水彩畫主要的藝術形式,不利于增強水彩本體語言具有的藝術內涵,同時也不利于延伸水彩畫的外圍氣氛。水彩畫就是在內涵和外圍雙重取向的融合中尋求更好的發展。現代水彩按照視覺藝術具有的規律,與傳統繪畫中所具有的“意境美”這一藝術觀念慢慢脫離,在近期的水彩藝術展覽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現代造型藝術或是科技方式的運用對于水彩繪畫藝術造成影響。現代的水彩形式是十分重視直接的視覺效果,以至于借鑒了廣告的光影處理與視覺效果處理方式,顯得足夠新穎。在制作方式上,能夠借助先進的科技處理像是運用數碼相機和計算機作為輔助器材落實圖像改進;再或者是幻燈機和投影儀的起草圖,確保造型足夠真實與細微。創建構想、攝影以及繪制這些科技與手工相互結合的新型視覺類語言。對于畫紙的需求也更加細致。這樣區別水彩本體語言的全新語匯的產生,轉變了原有的水彩技法理念,同時也發揮出水彩藝術具有的全新功能,讓水彩畫能夠有更加廣闊的創新維度,完成對于水彩語言的全新突破。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代水彩的發展作為一個挑戰自我,探究創新的歷程。其在學習和融合中應該多元化的開拓水彩畫的本體語言,進一步發揮與探究水彩具有的發展潛質,保持藝術獨特性與創新精神。近期水彩在中國發展的尤為繁榮,陸續出現了很多表現形式眾多、特征明顯、具有年代感的水彩繪畫,值得給予肯定和鼓勵,水彩這一年輕且古老的畫種將會在我國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唐子威.綜合材料在水彩畫中的表現及其影響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8.
[2]黃海濤.探究水彩本體語言及發展[D].沈陽師范大學,2014.
[3]燕群.現代水彩語言在藝術形式中的新觀念、新媒材的拓展與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5):132-133.
[4]程麗華.綜合材料在水彩畫實踐中的探索運用[D].汕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