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
摘 要:當代大學生需掌握全方位的知識與技巧,大學本就是培養學生進入社會的一個臺階,了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培養的重點突破口。隨著世界的國際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因此,語言就作為了溝通協商的工具,促進國際之間的合作。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大學生作為高素質人才,理應學習英語,并且要流利地用英語交流,這是一項偉大的教育工作。但是,據現實情況而言,英語的教育水平并不高,學生接受英語的層面也較低,不能滿足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 英語學習;大學生需求;大學英語教學
語言是走向世界的一項通行卡,英語掌握不足,對國家社會的發展也會有阻礙作用。現代大學英語教育,并不能滿足大學生的真實需求,尚且存在對英語重視度的偏差,教師與學生共同存在錯誤。既要設立這一門英語課程,必然是有其用處。英語這門學科是每一位大學生必修的課程,別無選擇,目的就是要讓大學生的能力全面提升,在步入社會后能夠做更多的貢獻。有錯誤就要及時改正,本篇文章就英語學習現狀與教學研究作出論述。
一.現階段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分析
1.1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落后
步入大學課堂,教師的教學模式也應適時而變,不能一如既往地死板枯燥。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課堂上學生的任務較輕松,聽講即可。教師親授已不適用于大學課堂,不利于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同時效率低下,學生接受的知識水平有待提高。中國的教學普遍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從古代學堂到現代的課堂,也只有教師在講臺上傳授知識的身影。殊不知,這種教學模式已露出弊端,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提高,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也得不到體現,學生的口語能力無法提升,運用標準也不夠清晰,這是不利于大學生的英語素養的培養。
1.2課堂內容的乏味
從接受教育開始,一直重視教材的學習,到了大學還是如此。教師備課形式單一,講解枯燥無味。一味從教材中挖掘知識點,學生也只能從教材中摸索,教材成為了學習必不可少的用具,甚至是唯一的學習工具。這樣的教學只能應付考試,對于學生英語交流水平并無顯著作用。如果學校和教師不注重英語教學形式的創新改變,那么大學英語課程也只是擺設,學生進入大學學習英語,是為了能與外國人面對面地順暢交流,并為以后的工作打基礎,傳統的課堂教授內容不是當代大學生的真正需求。
1.3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視度不夠
不單單是大學生不重視英語學習,對于平時的英語課堂僅用作度過考試的鋪墊,而且學校也只重視英語教學的結果,對于其過程并不關心。這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在學校角度來看,學生平時英語不掛科,能夠考過四六級便是把握了英語的讀寫聽說四大能力。在學生角度上,掌握了高頻率英語詞匯,應付得了考試也便是學會了英語。種種原因造成了現代大學英語教育的不重視。這是對英語學習的誤解,學習英語不僅是為了考試,更多的是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課堂學習應用到實際生活工作中,這便是學習的最好境界。
二.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與分析
2..1將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作為源頭
想要整體提升英語教學質量,首先應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需求,他們是為了什么而學習英語。全球化推動著國際交流,國家需要大量的英語人才,希望他們走出國門,用英語與全世界溝通,推動經濟發展。翻譯官是熱門的職業,雖然這門職責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其要求也很高。作為專業的翻譯官,不僅是書本上的翻譯,還包括同聲傳譯,要求翻譯官有敏銳的聽覺和流利的口語。為此學校應依據大學生實際英語學習需求,立足當下,制定出符合其需求的教學目標與學習方向。
2.2創新英語教學形式,激發學習熱情
與時俱進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同樣是適用于教育中。大學生對于現實英語教學模式的枯燥,沒有很高的熱情,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傳授方法,以學生的熱情為指向,創新課堂。從內容到形式,從課內到課外,都需要改變。詳細地說,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利用生動的圖文并茂,也可通過觀看英語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聽說能力。另外教師課下也可借助手機APP,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還可以劃分英語學習小組,在合作中完成學習。這樣,既引起學生學習熱情,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完全融入英語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感官認知。
2.3制定科學的教學大綱
一個合理的框架是成功的必要前提,為全面發展英語教育,制定科學的教學大綱是重要舉措。首先,教學大綱應以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為切入點,在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基礎上制定策略。畢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適合學生是最主要的。同時,教學大綱應考慮教師,學生,社會三者的關系,教師應怎樣給予學生知識,學生又應怎樣運用到社會實踐中,發揮英語的價值。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層次的學生,英語學習需求也存在差異,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方便學生了解學習進度,補充自身薄弱之處。
三.總結
隨著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的提高,也為大學英語教育提出了難題。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有需求就有相應的解決方案。英語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語言能力,社會對于人才培養愈發重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工具。國際化的交流,就要求當代大學生熟練地掌握英語學習方法,早日能夠流利地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促進國際合作。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應時刻以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為視角,開拓教授內容,敢于沖破傳統的教學形式,積極探索教學新方式,為大學生英語學習提供更為親近的環境。
參考文獻:
[1] 鄭水鏡.多媒體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分析[J]. Chinas Foreign Trade,2012(2):194.
[2] 高勝兵.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 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