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巧
摘 要:現階段學校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們為了應對時代發展的要求,也針對課堂的教學做出了一系列的策略改革,通過滿足學生的提倡學習需求,已達到培養出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的目的。其中立德樹人建設已經逐步走進了現代教育的視野中,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出有品德的數學人才。本文就將研究如何以加強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載體,推動學校的立德樹人建設,針對此提出三點建議,希望對廣大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數學;立德樹人建設
立德樹人就是要培養出一個有品德的人。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滲透,不僅僅能夠從正面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此階段養成優秀的道德觀念,還能夠幫助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的在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開始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由此可以得出,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和共性,切實貼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堅持以核心素養為核心,依靠數學課程所學知識內容,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一、利用數學發展史,培養有品德的數學人才
眾所周知,數學的發展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在數學的歷史長河中,眾多著名的數學家們大多流傳著勵志的、有教育意義的奮斗史。其中這些奮斗史中包含著諸多正面的、積極的情感,諸如愛國情感、不懈努力的探索精神、偉大的奉獻精神等等。初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將這些名人的奮斗史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不知不覺中向學生滲透正面積極的價值觀念,塑造學生的良好品德,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也能豐富較為枯燥的數學課堂,為教學添加趣味性。
例如,初中數學有一課時是關于“圓周率”的,在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用我國古代的一位名人來舉例。在我國的歷史有一位名為祖沖之的歷史人物,他是一名數學家,祖沖之比西方國家早一千多年發現了圓周率,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用這樣的歷史故事向學生介紹我國數學發展的偉大成就,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可以用現在數學家來舉例,譬如我國現代最為著名的數學家之一華羅庚先生,華羅庚先生不畏艱難險阻,在條件及其惡劣的情況下推廣數學統籌法,用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熏陶數學教學課堂,讓學生受到感染。通過此類的數學家故事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利用多媒體教具,培養有品德的數學人才
要想有效的培養出有品德的數學人才,離不開多媒體教具的幫助。在如今的信息技術社會,多媒體進入課堂已經變成了時代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具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能夠極大的豐富教學的內容。以前看來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經過多媒體工具的加工,可以變得簡單直觀起來。多媒體教具幫助教師創新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形成了一種新型的、符合時代特征的教學模式,利用這種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升道德品質,從而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導學生關于“橢圓”的知識點時,就可以根據橢圓自身的圖形特點,尋找現實生活對其應用的例子,并利用多媒體放映出實際例子,讓學生進行知識點學習?!吧裰邸绷栵w船發射升空的視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利用電視投屏讓學生在課堂上全程參觀發射的過程,并圈出過程中出現的圖形進行相關解說,整個過程可以培育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讓學生了解祖國的強大,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民族責任,同時又能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索。
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培養有品德的數學人才
目前,許多初中生對于數學學習都具有被動性,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性并不高,數學知識的抽象和枯燥更是容易導致學生無法對其進行學習和理解,這樣就加大了立德樹人建設開展的難度。另一方面,數學課程中關于品德教育的內容不夠明顯、不夠吸引人,學生自然就難由此得到啟迪。要想解決這一難題,首先就要做到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將日常生活中的諸多元素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道德熏陶,不僅數學知識更易被學生接受,還能形成一個比較有效的德育教學模式。
例如,人教版的初中數學課程中會學到關于“統計”的知識點,教師在知道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安排學生在家搜集家里的用水信息,做出一個自己家的用水統計表,并根據上課時學到的知識點計算出自己家的用水量,分析用水情況,然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統計成果。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切身的去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同時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水資源的珍貴,從而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核心素養。要想在初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載體下推行立德樹人建設,就需要學校和教師重視起數學課堂中的道德教育滲透,加強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指導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素質教育。做到利用數學發展史、利用多媒體教具、結合實際生活等來培養有優秀道德品質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初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革新思路[J].李琪;李德生.試題與研究,2019,No.982,128.
[2]探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J].王煥峰.華夏教師,2019,No.1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