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教育背景下,數學思想在教學中的有效滲透是十分常見的。類比法作為一種數學推理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數學的概念、公式、解題方式的教學上,且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鑒于此,本文就類比法的概念以及類比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展開論述,旨在啟發廣大同仁重視類比思想的滲透,為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做出努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類比思想;應用策略
從知識層面上看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是比較簡單的,但其實小學數學中處處都蘊含著數學的思想方法。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去挖掘和尋求數學思想的滲透點,為推動小學數學高質量教學做出努力。本文以類比思想為例,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眾滲透數學思想,具體如下:
一、類比法的概念與意義
類比是一種探究式思維方法,也是一種推理方法,即根據兩個對象之間的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去推理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相同或相似。可見,類比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獲取數學技能時必不可少的一種數學思想。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類比思想可以改變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且基于類比思想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找到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進而學會用舊知識去延伸出新知識,解決新問題。長期滲透類比思想,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的結構,還能加快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適應性。可以說,類比思想的形成不僅是學生進入數學世界的鑰匙,還是他們培養和發展自己數學綜合素養的牽引繩。
二、類比法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在數學生活中滲透類比思想
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毋庸累贅,從生活中挖掘到與數學有關的因素,結合該因素展開類比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感悟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比如,學會很難分清楚“角的大小”,常常在比較時走進困窘。所以,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角的大小”,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類比。首先,教師借助多媒體出示兩張圖片,其中一個人又高又壯,另一個又矮又瘦,并問一問學生:誰比較大?學生很容易被圖片迷惑而回答說又高又壯地那個人比加大。接著,教師繼續出示提示:又高又壯的人今年40歲,又矮又瘦的人今年50歲,請問誰比較大?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就會答到又矮又瘦的人比較大。由此教師可以類比到比較大小時必須要抓住關鍵點,人類大小的比較往往是根據年齡,那么角的大小比較是根據什么呢?這樣,便從人類大小比較的條件遷移到角大小比較的條件,從而幫助學生梳理思路,為“角的大小”比較的教學提供有益切口。可見,生活與數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只要教師善于發現和挖掘,就可以借助生活遷移和類比出數學知識。
(二)在概念教學中滲透類比思想
小學數學教材中收錄了較多的概念,這些概念雖然都是相對獨立的,但其實每一個概念間都存在或多或少內在的聯系和區別。概念教學本就是一種枯燥的理論灌輸,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總是采用口述的形式引導學生去理解概念的內涵、基本屬性等,這樣導致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對其運用也不準確。比如,“比”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小學生很難從文字的敘述中準確把握“比”的意義。為此,數學教師在展開“比”概念教學時,可以結合除法進行有效的類比。借助學生熟悉的知識去類比出新知識,進而削減新知識的抽象度,幫助學生更準確深刻的理解。在學生的主動思考中他們會發現比與除法和分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比的前項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比這個符號相當于除法中的除號。當然,比與后面二者也存在區別:比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除法是一種運算。顯然,如此這邊從其他概念中類比出“比”的概念,一方面將學生從抽象、枯燥的文字敘述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學生對“比”的認識。其實,除了概念可以進行類比,像數學中常見的公式、法則等等都是可以在類比中進行探究與認知。
(三)在問題解決中滲透類比思想
問題解決是數學教學的核心,學生數學知識的主要輸出渠道就是去解決問題。其實,許多“新問題”都是蘊含在“舊問題”中的。所以,從原有的問題出發去提取出相關信息,從已有的解題思路中去挖掘出全新的且對應的解題思路就是類比思想在問題解決中的滲透途徑。行程問題是小學數學中較為常見的一類問題,數學教師在行程問題的教學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無論是同向相行、背向相行還是同向追擊等問題對學生來說都不陌生。為此,數學教師可以將行程問題的解題思路設定為初始,并以此去延伸和類比其他問題的解題思路。比如時鐘上,時鐘與分鐘重合的問題看似非常難理解,但是一旦將其與行程問題進行類比,就很容易將“新問題”轉換成行程問題中的同向追擊。如此,學生很容易就可以將時針與分針重合的這一過程類比成時針追上分鐘的過程,進而理清解題思路,順利答題。可見,在數學問題解決中滲透類比思想,學生才能進一步感受到題目條件中的異同,進而促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更加深層次把握解題思路。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過程滲透類比的數學思想方法對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探究新知的效率,加深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構建網絡化知識體系以及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性。我們應該重視類比思想的應用,挖掘教材,尋求類比思想的滲透點,合理喚醒學生的類比意識,從而促使學生在類比中學習數學,在學習中發展數學思想,最終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婷.淺談類比法在數學教學中的幾點運用[J].新課程(小學版),2009(12):16.
[2]丁倩.類比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151.
作者簡介:陳玲(1983.3-),徐州師范大學,本科,邳州市明德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