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慈
摘? ? 要: 全球漢語熱不斷興起,給當前的對外漢語教學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挑戰。當前高中對外漢語課堂教學還需要注重創新,結合多種有效途徑滿足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整體要求。
關鍵詞: 對外漢語? ? 課堂教學? ? 創新教學
全球化進程帶動各個國家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同時帶動各種文化的全球化。在綜合國力持續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目前這一趨勢在進一步強化,有利于我國對外漢語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要關注課堂教學。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師基于課堂教學還要考慮各種變化,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最終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一、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述
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來源逐漸呈現出多元化趨勢。二十世紀,美國、日韓的外國人為主,今天,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外國學生逐漸增多,由于其不同的文化底蘊,母語語法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無法發揮作用。目前我國還處于對外開放程度持續加深的趨勢下,代表在我國就學的外國學生在多元化方面呈現出持續提升趨勢?,F階段,我國高中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很容易忽視學生主動性,忽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或者局限于教材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引起足夠重視[1]。
二、中學對外漢語課堂教學創新途徑
針對中學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創新,還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滿足教學創新,達到高效率、高質量的要求。
(一)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素養
意識決定行動,為了幫助學生克服跨文化交際障礙,確保對外漢語教學活動順利實施,還需要培養學生跨文化素養。具體而言,要做到:第一,幫助學生培養不同文化的認知。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在發展歷史、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學生需要對這種差異有正確的認識,并且對其產生包容與理解。雖然每一種文化都有自身的特色,學生可以不認同,卻不能排斥。第二,對特定語境下的表達方式加以重視?;谀挲g、性別等,對語言表達狀況及表達方式產生影響,學生要注意語境分析,合理選擇表達方式,從而與人更好地交流。第三,幫助學生培養跨文化好奇心。在高中對外漢語教學實施環節,教師要利用這一點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鼓勵學生在母語文化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對比漢語言文化,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最終幫助學生培養語言文化意識,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語言思維習慣。
(二)合理運用情景教學模式
針對語言類學科,合理運用情景教學模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在創新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時候,需要考慮特點合理創設,實現互動方式的強化,以此增強教學效果。如在“除了……以外還”的教學中,可以提前進行情境創設,說說班上都有哪些國家的人。之后通過互動,教師可以利用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產生互動。如對于第一排學生,除開美國人、日本人之外,看看身邊都有哪些國家的人?記得利用“除了……以外還”的句式。之后,通過遷移發展,讓學生在情景交際中提高語言水平,這樣就可以利用“除了……以外還”讓學生完成對身邊同學國籍的口述,教師進行評價,針對“除了……以外還”合理延伸,明確說明“除了……以外還”還可以使用到哪些地方,并且列舉出相似句型,比如“除了……以外就沒有”等。通過這樣的交流互動,學生將感性知識落實到具體理性層次上,最終掌握詞匯或者句式的使用方法,滿足教學要求[2]。
(三)合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在對外漢語教學的實施環節,教學方式是否具有合理性,對于最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實施跨文化交際,不僅體現在語言教學上,還體現在身勢、姿勢等非語言教學中,因為文化背景差異,人的行為規范、思維方式等都存在差異。
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開展對外漢語教學。考慮到文化之間的差異,因為對我國民族文化不太理解,所以對具體含義認識不足。教師要調整教學方式,按照學生實際情況采取多元化教學法,讓學生對具有我國鮮明特色的文化現象加以了解。如,望子成龍這個成語就可以選擇比較法,讓學生分析我國語言及西方語言之中“龍”代表的不同含義。在西方語言環境中,“龍”代表的是邪惡,而在中國“龍”代表的是高貴與吉祥,兩者在形象色彩上存在明顯差異。通過對比,學生了解“望子成龍”本身帶有的含義。另外,語言作為文化的主要載體,與文化相互關聯。基于這一點,在實施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關聯文化教學模式,將所有教授的文化現象結合繪畫、音樂、雕塑等,讓學生通過實際欣賞、觀察、發表意見,感受到不同語言環境對同種藝術產生的不同認識。不僅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變得更生動與豐富,滿足學生需求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3]。
(四)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
1.視聽結合,調動感官。
基于認知心理學對記憶的研究發現,如果信息與一定情景相結合,通過聽覺、視覺等感官多通道輸入,就會大幅度減緩遺忘速度。互聯網的發展,使跨地域地創造逼真的語言環境成為一種可能,利用微教學視頻、Flash動畫、電影課程等多種教學模式,再配合圖文聲畫的模式,幫助學生調動感覺器官,讓學習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并且加工學習到的漢語信息。豐富多彩的人際交互模式讓人看作一個能夠將感覺輸入編碼、提取、貯存的信息加工系統,這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同時,達到令人滿意的學習效果[4]。
2.反復觀看,加深記憶。
學習者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合理利用,針對對外漢語教學的音頻和視頻進行預習和復習,反復觀看,針對每一節漢語課堂上的學習重難點進行重復學習,人在30秒的時間之中可以記憶7±2的信息,學習者在掌握每一個語言點的時候,都需要反復操練,滿足長時間記憶加工的要求。在反復過程中,可以暫緩因為語言障礙給學習者帶來的心理焦慮,幫助學習者適應且克服文化帶來的沖突[5]。
3.高效便捷的測試方法。
就高中對外漢語教學活動而言,測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有效使用,利用限定時長的電子試卷、視頻、通關答題等方式,實現對學習者學習情況的檢測。如,針對初級階段,對于零基礎的學習成員來說,因為計算機測驗發音正誤屬于最簡單直接且有效的語音學習方式,學習者通過認真觀看教學視頻,模仿練習之后,可以沖關答題并且做好提交,通過計算機對發音正誤進行判斷,分析聲調的高低。答對所有問題,才能進行下一步學習。測試學習者針對特定概念掌握程度的測試題,不但能得到客觀的檢測結果,還能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6]。
三、結語
隨著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對外漢語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課堂教學成為現階段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教育教學中容易忽視學生的主動性,忽視學生本身的差異。所以,在具體教學中還需要考慮應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通過多種技術的有效使用,真正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最終實現效率和質量的雙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晗.對外漢語課堂教學設計與組織實施研究[J].戲劇之家,2019(10):196.
[2]馬夢露.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課堂語言的運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02):192-193.
[3]張璐.對外漢語教學現狀及發展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01):110-112.
[4]張藎文.對外漢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淺析[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08):150-152.
[5]楊紫娟,王強.基于混合學習的對外漢語教學模式探索——以HSK課程為例[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2):15-19.
[6]李昊天,張洛艷.對外漢語教師課堂復現教學行為課例研究[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8(04):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