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建芳
摘 ?要: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四十分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英語老師的首要任務。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通過相應有效的記憶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減輕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效率。而課堂上巧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拓展學生的思維。本文分析思維導圖作為課堂教學輔助工具,通過具體的教學案例探討了思維導圖在單元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導圖;優化單元教學
一、以學生為主體優化教學設計
新課標指出,每一課的教學設計試圖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學生創設熟知的情境,使其掌握所學知識,并在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課堂上巧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進而推動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二、巧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有效性
思維導圖以其靈活多變,有效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而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基于思維導圖引領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筆者對第一單元進行了以下四個課時的單元整體設計,并進行了巧妙教學實踐:第一課時 story time,第二課時 Grammar time和checkout time,第三課時 Cartoon time ?Culture time,第四課時 Sound time Fun time,Ticking time 。
(一)第一課時:板書導圖促進閱讀和理解語篇
The kings new clothes是一個學生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這個篇幅適中、生詞少、文章結構和層次清晰。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理解內容,然后通過老師提出的問題設計各級主干詞,通過問題的不斷拋出,向外擴散設計出思維導圖。
T:How many people can you see? S:I can see the king、two men、a lot of people and a little boy .根據答句劃出四個一級主干中心詞the king、two men、a lot of people 和 a little boy。
對the king 設計以下問題what did he like ?How was he ?Why was he so happy?擴散第二中心詞liked the new clothes、fat and happy、和make …for…;
對two men 設計了以下問題Who did they visit?What did they say?How were they?向外擴散二級中心詞 clever people can…和foolish people cant…;
對a lot of people設計以下問題:What did they do?What did they see? 向外擴散第二中心詞looked at...and shouted ”what beautiful clothes!;
對小男孩拋出以下問題:What did he see?What did he say?Was he brave?向外擴散第二中心詞saw nothing、said “He isnt wearing any clothes!”
(二)第二課時:繪畫導圖建構知識體驗
第二課時Grammar time 版塊羅列了story time 中出現的一般過去時陳述句,學生根據例句可以用中文歸納出be動詞和規則實意動詞的過去式。但是學生對這個抽象的語言知識半知半解,于是幫助學生找出思維導圖中第一級中心詞過去式,第二級中心詞為,(1)be動詞過去式;(2)實意動詞過去式;(3)情態動詞過去式。
接下來老師讓學生認真聆聽老師朗讀的過去式的單詞,他們發現一個現象:動詞過去式的單詞末尾讀音不一樣,于是通過例詞歸納讀音。和學生一起找出發音規律,在導圖上列出第二個一級中心詞過去式讀音,向外擴散第二級中心詞有4種:清輔音后面發/t/;濁輔音后面發/d/;元音和單個輔音后面發/d/;以/t/ /d/結尾的發/tid/和/did/音。并且在第三極里面列出例詞,幫助學生理解和朗讀。
(三)第三課時:利用導圖組織教學提高效率
Cartoon time版塊一般是通過趣味卡通趣味故事,幫助學生強化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Culture time 通過圖片和簡單的對話和文字介紹,呈現中外文化的異同,加深對中華名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Sound time通過例詞、繞口令和歌謠,引導學生了解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簡單的拼讀規則和句子重讀、連讀、節奏、語調等現象。Fun time通過趣味性、互動性較強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操練并掌握本單元所學主要詞語、句型和日常用語。這些綜合版塊看似內容少,學生也容易簡單理解。所以有的老師僅僅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草草了事。如果在這綜合版塊中運用思維導圖學生可以進行深度學習,擴充學生的知識量,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三、思維導圖在單元版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思維導圖” 作為一種不同于多媒體教學的思維方法,與英語教學巧妙地結合,體現了教法與學法的統一,在梳理知識、加強記憶、攻克難點、整理筆記等方面是非常實用的。實踐證明,用思維導圖指導英語教學,可以清晰地反映關鍵知識點,使教師的教學過程具有了層次性;學生的思維活動呈現出一種由淺及深、由粗到細逐層深入的狀態,有助于促進新舊知識結構的整合,實現新知識的內化和思維能力的提升。用思維導圖也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學生也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但是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會畫上大量的圖畫,而英語的單詞會寫得很少,造成主次不分這種情況。有的學生又會根據自己設計的圖形來進行單詞或句子的抄寫,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機械式或強迫式讓學生來完成,而是需要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因人而異來靈活運用。學生學習能力強的,可以要求他們制作多級別的全面的思維導圖。而學習能力稍微低一些的學生,則可以要求他們制作簡單一些的二級思維導圖,有時也需要教師通過耐心的輔導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優化英語語言點的熟記。
總之,如果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的方法,相信孩子們會愛上這門課程。在這過程中師生之間或者生生之間,借助思維導圖抓住所學的知識點,運用思維導圖來進行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可以使復雜的內容變得清晰,降低學習的難點,從而優化單元教學,能夠更加容易地記住所讀材料,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M]. 出版社,2015年版.
[2]六年級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用書[M]. 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