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從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入手,從展現生物學獨特的魅力入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介紹生物學科發展歷史、聯系社會熱點事件以及開展實驗教學這三個方面,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生物;興趣;生物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7-002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7.022
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生只有帶著較強的學習興趣,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使注意力更加集中,進而得到更多收獲和產生更多的思考。有了興趣學生才可能更多的發揮自主性,才可能符合素質教育所提出的培養綜合素質發展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成功的教學不是強迫學生接受知識,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進行學習。生物是一門自然學科,具有直觀性、生動性、豐富性的特點。高中生物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在生物這門學科的教學體系中,關于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問題是這門學科的主要內容。到了高中階段,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越來越多,在知識體系方面給學生的感覺也非常的龐雜,所以,如果學生不能夠把這些知識體系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理解清楚,就可能給后續的學習帶來很多的困擾。教師可以引入生物科學發展歷史的相關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也通過這些歷史故事,把一個個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學生形成更加密布的知識網絡,并在以后信息提取的時候也有更多的線索。其實生物科學的發展,都是伴隨著一個個新的研究發現而進行的。涉及高中生物學科歷史的內容,意味著在講解每一個重點的生物學基本規律的時候,向學生滲透該規律之所以被我們發現,都經歷了哪些歷史事件,如哪一位科學家在什么時候、為什么要做這方面的研究,他還做出了哪些貢獻等等,從這些角度讓學生全方位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內部規律。通過學習生物學科的歷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并且人文性的歷史內容也提升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頭腦當中的表象記憶。
當前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生物科學領域取得不少新突破和新發現,吸引著人們的關注,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甚至影響到健康醫藥領域。所以,在講解一些生物學科的內容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聯系社會中的熱點事件,尤其當世界上又有重大突破時,要及時地引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生物學的知識去理解這樣一個重大發現。因此,生物科學的教學要與時俱進,要關注到實際的生活,也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更多新的問題,讓這些問題用生物科學的角度尋找解決的辦法。學生在的學習生涯中會接觸到很多的學科,他們逐漸認識到不同的學科也有著很多相通之處,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聯系其他學科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符合素質教育的大目標、大方向。
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比較直觀,比較生動,情境性強,有著很多的優點,所以教師要給予實驗教學充分的重視。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對于生物科學的正確認識和強烈興趣,教師要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引入一些經典的或是創新性的實驗,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靈活性和充實性。對于一些經典型的實驗,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做演示實驗,在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觀察方法,并且通過演示的過程讓學生有所發現,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學習內容主題上。在創新型實驗方面,教師可以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實驗設計方面的創新改革。素質教育鼓勵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創新性實驗也給學生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開了一個好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和引導的作用。在生物科學的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創造實驗的條件,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做實驗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探索,帶著錯誤的假設進行實驗設計,并且在科學原則的引導之下,高效地完成探究的任務。這樣的訓練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科學探索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實驗是一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興趣,促進學生生物科學綜合素質提高的途徑或平臺,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收獲感。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對于學生和教師都提出了相對比較高的要求。科學系統比較強的生物課程需要教師能夠以更加吸引學生的方式呈現這些內容,并且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主動性發揮更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樟陽.高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3(9).
[2]何弢.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0(30).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張黎(1985.9— ),女,漢族,甘肅漳縣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