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年紅
【摘 要】 新課程改革中,廣大教育工作者更加追求生態課堂環境,在課堂中提倡自然、和諧,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將課堂當作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樂園。本文首先對小學數學生態課堂進行概述,然后提出有效的構建策略,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數學 ?生態課堂 ?構建
生態課堂理念是提升教學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構建小學數學生態課堂中,需要教師能夠在數學課堂本質基礎上,創設更多有效的教學情境,在課堂中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創造一種自主、和諧的氛圍,讓師生之間能夠和諧互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基于此,加強對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構建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1.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概述
“生態課堂”是人本主義的課堂,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和諧、協調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教學情境,是一種珍視“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圍。和諧的生態課堂講究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衡。雖然新的課程標準規定了一節課要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但客觀地講,這些目標的立足點仍然是知識本位居多,特別是數學教學的三維目標達成也還是以有效為價值追求,因而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數學的文化價值,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就數學學科教學而言,關注其文化價值,對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無疑是有幫助的,對改變數學的枯燥無味的錯誤認識也是很好的切入點,數學改革絕不能止于“有效教學”,數學教學必須關注數學的文化價值呈現,只有這樣,小學數學教學才能喚醒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他們長大后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看待世界處理問題奠定基礎。
2. 小學數學建立生態課堂的必要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關于“教學過程”中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人格,建立平等的關系,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們要為學生創設高質量的數學生態課堂就必須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真正實現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多維互動,使生態課堂系統中的各要素在不斷遞進式地循環變化,使生態課堂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矛盾運動中不斷發展,實現形態的更新和能量的轉化、充盈,最終促進生命的成長,達到對本真生命的超越。構建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教學主體自然、和諧、自主地發展。這樣的課堂可以讓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讓學生感到課堂是他們開展學習活動的樂園,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在輕松愉快中學習,學習更為有效,成長更為健康。
生態課堂是有利于師生交往、師生間關系處于平等,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課堂;所謂生態課堂,是建立在生態理論基礎上,辯證的看待課堂中人際關系,是人文意識的具體體現。生態課堂是有利于師生交往、師生間關系處于平等,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課堂。
《新課標》提出“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生應該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從中感悟抽象、推理、建模的思想,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由此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質性改變。
3. 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構建策略
3.1回歸自然,還原課堂本質
一堂好課的標準,就是一堂有意義、有生成性、有效率的課,一堂好課能給學生帶來愉悅心情,吸引學生自覺地去探求知識。當今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設計五花八門,教學程序一應俱全,教學過程如同走秀一般,使得教師與學生都失去了真實的自我。而“生態課堂”強調的是常態化、真實性。因此,教師應當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并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
3.2沖破預設,追求動態課堂
教師在遇到公開課時,總是會精心設計、精心打造每一個環節,甚至細化到各環節所用的時間、老師說的每一個問題,連學生的回答也都設定其中。這樣將所有教學流程都預設完整的課堂看似“完美”、實則“作秀”,也就是失去了課堂的本質。而“生態課堂”要求的是教師要大膽突破“預設”,追求真實、動態生成的課。因此,教師不應當把自己束縛在預設的教案條框里,而應當變“教”案為“學”案。與其寫自己該如何教,不如換個角度,寫學生要學什么?該怎么學的“學”案。這才是體現學生為主體的“生態課堂”的本質。
“生態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動態生成的,為了不讓固定的設計限制課堂生成的自由,教師應當對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彈性處理,合理應用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巧妙地設計“留白”,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探究和發現。
例如:在教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比較”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用短除法分解28和42的質因數,分別算出它們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然后留時間給學生,讓他們相互討論,自己總結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用簡短的句子寫出來。這樣通過讓學生自己交流討論,從而達到自主思考的目的。因此,只有“留白”,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獲取知識,從而體驗學習的樂趣。
4. 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生態課堂是目前廣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課堂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提倡自由平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創造更加和諧的學習氛圍。具體構建模式中,要求回歸課堂的本質,實施動態化的教學模式,努力促進課堂生態平衡,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所得。
參考文獻
[1] 徐欣.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7,12(8):23-24.
[2] 賴月瓊.探究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生態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7,20(3):99-101.
[3] 張慧珍.三生理念下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構建[J].赤子,2017,15(8):65-66.
[4] 趙學敏.關于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有效探討[J].祖國,2017,14(3):4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