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紅
摘 要:在新課改之下,提問式的教學已經成為小學課堂中重要的教學手段。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提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活躍數學課堂的氣氛,還可以幫助學生開拓數學思維。就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
在數學教學的大背景之下,數學老師應該使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事物的了解還不成熟,老師應該找出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小學生學習的技能和水平,提問式教學的出現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促進了小學生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
(一)學生的消極心理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的小學生面對數學老師的提問一直保持著消極的態度,不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使數學教學的效率下降,也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有些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因為缺少數學課堂應有的生機和活力,還有的教師教學枯燥乏味,這些都導致了小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意思,不喜歡數學,對于數學老師的提問也不主動回答,從內心深處產生了對數學的厭煩;在數學課堂上,總是感覺老師的教學方式無趣,教學思想比較老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充分體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使小學生發揮其主觀的能動性。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很多的數學教學都是為了迎接考試,數學教學的課堂相對比較古板,缺乏一定的教學情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就會下降,從而影響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數學熱情不高,也就影響了小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環境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總是注重以前的教學模式,感覺學生應該服從老師的安排,老師講的都是正確的,學生沒有權力反駁,致使很多的教學模式不能受到小學生的喜歡。傳統的教學內容單一,沒有創新型的教學方式與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不能吸引小學生的興趣,數學課堂顯得枯燥、乏味,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也不想回答。還有的小學數學老師不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愛好,不能從學生的主體出發,這樣使學生對數學課堂喜歡的程度不高,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沒有興趣,也使得那些學困生更加不愛學習數學,甚至害怕數學,所以,就導致了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
(三)提問的方式存在量多質少
在多數的小學課堂提問中,老師對學生重視的程度比較低,也就導致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存在著量多質少的情況。在新課改之后,老師在課堂之中加強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的老師認為課堂的互動就是課堂提問,從而導致了課堂提問出現了量多質少的情況。
二、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措施
(一)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小學生的愛好,是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一個重要途徑,任何學科都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愛好為奠基,如此才可以使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問題的多發期,所以,在傳授知識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設置一些小學生感興趣的課題。數學老師應該創設情境,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以此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才會喜歡上數學,對數學產生感情。數學老師在培養小學生愛好的時候,還要努力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從每次的交談中知道學生需要什么,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從學生那聽到他們的意見。把上課需要的課件準備好,依據學生的喜好做到課前準備,提高我們上課的效率。基于這種情況,老師所要講的數學內容才可能會讓學生有趣,學生才會在課上積極地回答問題,才可以使小學生快速發展。
(二)注意有層次的提問
分層次的提問,簡單來說就是對學習好的同學可以找一些有難度的問題來問,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找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問,依據每個學生學習成績的不同,來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這就是分層次教學。簡與難的分層,可以針對學生個體的不同,有效提高教學的效率。對于小學生來說,每個人的思維水平不同,學習的方法也大不相同,老師就要對學生展開分層次的教學。比如:分組教學時,老師可以依據學生的思維水平來定,能力強的在一組,能力較弱的在一組,最后根據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指導學生有效地回答問題,從而提高數學教學。
(三)保證提問的質量,提高學生的思維
課堂提問首先要保證提問的質量,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同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勇敢回答問題,通過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促進小學生發展。
綜上所述,提問的教學方式在現在的數學教學中尤為重要,因此,數學老師在提問知識點與提問方式的選擇上,要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進行研究和探索,只有這樣才可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促進小學生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吳生華.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A].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7.
[2]楊自康.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課堂提問技能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44.
[3]丁艷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分析[A].2015年11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C],201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