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托產教融合背景,文章以“網商運營”課程為例,探討課程實訓項目的意義,發現和梳理實訓項目的培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優化建議,從而提高“網商運營”實訓項目的效益。
關鍵詞:產教融合;培訓體系;優化
中圖分類號:G717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6-0109-02
一、實訓項目概述
1.依托產教融合背景
現代職業教育的內涵建設面臨新的突破,從“教材本位”“院校本位”“課堂本位”演變為“產教融合”“以人為本”。為了體現教育體系內涵建設的變革,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更注重產業需求,通過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體現“產教融合”的內涵。
依托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的背景,課程的實訓項目建設不同于傳統意義上以仿真模擬為主或單項技能的培養、提升,而是更強調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參與真實的項目,真實地進行團隊工作。同時,實訓項目作為教學計劃的組成部分,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有目的、有組織、有要求的教學活動,其以產品、服務質量和成本效益作為評估學生實訓成績的主要依據。
2.以工作引導學習的觀點
現代職業教育強調以工作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實踐來自社會委托的工作項目,學生能盡早進入真實的工作場景。通過工作場景的體驗,學生體會了產業環境和公司環境;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學生熟悉了工作內容。同時,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產生的壓力,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教師的指導和引領下,學生自發、積極、主動地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專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隨著工作項目的推進和開展,學生的興趣得以培養,團隊精神得以磨煉,社交能力、服務意識、合作能力、責任心等也得到增強。
3.“網商運營”實訓項目
依托校企合作建設的實訓基地,以天貓“雙十一”為背景,采用全真項目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場景。以理論課程的學習為基礎,隨著項目前期培訓、實崗模擬、實崗操作等工作任務的展開,學生掌握了天貓平臺的商業準則,熟悉了旗艦店進行線上運營的一般程序和特點,掌握企業基于網絡營銷平臺運營需要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為培養學生的線上運營能力奠定基礎。
二、實訓項目的培訓體系
1.培訓體系
貫徹實施校企合作理念、完整呈現產教融合價值的前提是建立整體、完善、系統的實訓項目培訓體系。學校應建設和實施培訓體系,指導學生明確項目的工作任務和學習理論知識,引領學生調整心態以適應真實的工作場景,幫助學生做好從課堂到職場的過渡銜接。
2.“網商運營”的實訓項目培訓體系
利用學生學習理論課程之外的時間,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訓項目培訓。項目培訓內容包括天貓規則、工作臺操作、銷售服務流程等業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產品品牌、產品性質、產品用途等產品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項目培訓通過面授、培訓群溝通、上機實操、檢驗考核等方式傳達知識理念、傳授技術技能。
3.“網商運營”的實訓項目培訓體系存在的問題
(1)課程編排不合理。根據實訓項目的培訓安排,學生需要兼顧學校專業課程的學習以及項目培訓課程的學習。由于培訓內容的容量,該實訓項目的培訓課程時間長達一個月。然而,學生壓力較大,缺乏理解、掌握培訓內容的時間和動力。同時,碎片化的課程內容和冗長的課程周期使得記憶能力較弱的學生容易遺忘早期培訓內容,導致其學習狀態的低迷。
(2)企業教師的距離感。整個培訓體系主要由企業方推進,相關的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完全由企業教師面授、指導。由于陌生感和疏離感,學生容易與企業教師保持距離,從而缺乏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導致學習心態的消極。
(3)配套教材的缺乏。企業教師講授以多媒體課件為主,缺少配套教材的搭配,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在課后進行及時的回顧和復習。
(4)考核機制傳統。在每個模塊的內容講授結束之后,企業教師會安排相關的測試以考核和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和階段水平。考核方式與課堂教學的評估方式雷同,缺乏差異化,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反而增長學生的厭學情緒。
三、“網商運營”的實訓項目培訓體系優化的相關建議
1.優化課程編排
調整專業課程周期,為學生提供全日制的培訓時間。通過課程編排的優化,加強學生對項目培訓的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學校教師的參與
在實訓項目的推進過程中,學校教師應積極參與項目的每個階段和環節。企業教師和學校教師協作配合,共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理念和掌握相關的技術技能。
3.編制實訓教材
根據項目的培訓課程內容和情況編制相關的實訓教材,在教材的編制過程中需要立足于實際情況,使教材具有可行性。
4.優化考核機制
項目的培訓體系考核機制應以工作環境為背景,融入職場元素。公平公正的考核機制、獎懲分明的激勵機制能幫助學生真實地體驗企業環境,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斗志。
培訓體系的考核方式應不局限于書面檢測,可以融入場景模擬、案例分析、場景游戲、角色扮演、快問快答等方式,全方位地檢驗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
四、結語
學習與工作“難解難分”,專業能力的學習和通用能力的學習應融為一體,使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由此,實現現代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
然而,在實際的項目實施過程中,往往由于項目培訓體系的缺陷,導致產教融合的價值沒有得到最大化的呈現。對于培訓體系而言,制度是基礎,課程是靈魂,講師是載體。在建設實訓項目的培訓體系過程中,應立足產業需求,依托學校和企業的實際水平,從學生的視角出發,設計和構造整體、完善、系統的項目培訓體系,以發揮“產教融合”的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潘家俊,曾子師.博思“思博”楊金士先生職業教育思想述評[J].職業技術教育,2007(18):18-44.
[2]顧明國.產教融合背景下物流專業實訓的探討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4):240-241.
[3]吳禎科.電工安全培訓的實施及優化建議闡釋[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3):137-138.
[4]杜中一.高職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現代教育管理,2015(3):111-114.
作者簡介:王麗聞(1992—),女,浙江杭州人,助教,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