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丹丹
摘 要:眾所周知,在當今的音樂教育大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展開不僅僅要注重音樂知識的傳播,音樂技能的培養,而且需要通過音樂課程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增強學生對生活、對音樂的熱愛,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鑒于此,本文以此為根本研究目標,理論聯系實際,就此內容展開了分析,給出了幾點構建有效小學音樂課堂的策略,希望能夠對一線小學音樂教師教學實踐工作的展開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音樂;有效課堂;構建策略
小學階段學生學習音樂的初始階段,尤其是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剛剛接觸音樂,此時,我們作為一線音樂教師,就需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艱巨而神圣的使命,傳授必要音樂知識,教會學生簡單演唱的同時,也要發展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音樂的精彩,并主動投入到音樂的探索、學習和體驗中來,為學生收獲更好的音樂學習效果,展開更深入音樂知識的學習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一、快樂表演中激發學習興趣
音樂和表演是不分家的,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活潑好動,很難長時間集中精力的學習某一知識,對于音樂的學習亦是如此。因此,我們就需要將表演有意識的加入其中,讓學生將歌曲的內容演出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得整個音樂學習過程更輕松、愉快,而且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讓學生實現更全面、個性的發展。
例如,我在教學《三個和尚》這首曲子時,就讓學生將曲子的內容表演出來,邊唱邊演,演一演一個和尚是怎樣挑水的,兩個和尚是怎樣抬水的,讓學生唱一唱,想一想三個和尚為什么沒水喝,這樣一個歡樂的表演過程結束之后,學生們不僅輕松的記住了這首歌的歌詞,而且也明白了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原因,可以說,讓學生學會了演唱這首歌的同時,也實現了德育教育,可謂是一舉多得,有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情境創設中豐富感受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音樂充滿好奇,喜歡音樂的歡樂節奏,但對樂理知識、演唱技巧等一些專業知識卻很少掌握。因此,在實際展開教育教學活動時,努力的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音樂學習情境,在情境中充分發揮音樂的特點,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意識的為學生傳遞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和演唱技巧,順其自然的同時也有助于有效音樂課堂的實現。而這一方面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歌曲為學生創設不同的音樂情境,另一方面需要我們善于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的調整方案,努力為學生打造更精彩的音樂情境。
例如,我在教學《新年好》這首歌時,就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熱鬧的過年情境,即利用大屏幕給學生展示了過年的各種活動,獨特的民俗表演、鏗鏘有力的戰鼓、博大精深的非遺等,同時,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再加上敲鑼打鼓熱鬧的背景,學生們深切的感受到了過年的喜悅和快樂,不由的開始跟隨背景音樂哼唱“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賀大家新年好,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賀大家新年好……”此時,我結合學生的哼唱,給予針對性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們當然唱的越來越好,而且感受到了學習音樂的快樂和趣味。
三、媒體應用中發揮學習主動
當今時代是媒體資源不斷豐富,媒體技術不斷成熟的新時代,在此時代背景下,我們當然需要有意識的加強對現代媒體資源、技術的應用程度,以此來打造更有效的課堂,讓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得到很好的培養和激發。而對于媒體資源和技術的應用,一方面需要我們做到科學合理,另一方面需要我們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能夠自主的應用媒體資源展開更多音樂歌曲的學習,音樂知識的探索。
例如,我在教《數鴨子》這首歌曲時,就給學生播放了數鴨子的動畫視頻資料,通過可愛、充滿童趣的視頻資料來吸引學生,激發他們學習這首曲子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我帶領學生們一起錄制數鴨子的微視頻,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對數鴨子這首歌印象深刻,而且也將學生的演唱過程記錄了下來,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現代媒體技術的力量,可以說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剛剛接觸音樂,此時正是興趣激發,能力培養,知識拓展,素養提升的關鍵時期,需要我們教師引導其樹立一個正確的、積極的音樂學習理念,形成正確的音樂學習觀念,打造快樂的音樂學習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有效音樂課堂的真正實現。而本文給出的情境創設、快樂表演、媒體應用三個策略是個人實踐之后認為比較實用、有效、可行的三個策略,不夠完善和具體,在日后的教育教學、音樂知識學習、探索的過程中還會繼續總結,繼續完善,繼續為有效音樂課堂的打造,學生更理想音樂學習效果的獲得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郁曉艷.師生互動,構建小學音樂有效課堂——以《十二生肖歌》教學為例[J].北方音樂,2016,36(23):106.
[2]黃曉葵.注重情感體驗,追求有效課堂——以《音樂會》教學過程為例[J].江西教育,2016(23):47.
[3]董欣欣.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上教學策略與實踐體會[J].學周刊,2016(33):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