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姍姍
[摘要]教師的核心素養是學生核心素養落地的根本保證。提高教師的核心素養,重點在于提高教師的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信息素養,使教師能夠適應時代發展,提高自身素質,以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信息素養
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以來,很多專家學者紛紛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論述,對當前如何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出很多新觀點。我們在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很有必要關注一下教師的核心素養,因為沒有高素養的教師很難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所以,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師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不是一般的素養,我們不能把教師平時的班級管理、課堂教學稱之為教師的核心素養,因為這些教學常規管理是教師都應該掌握、都能夠做到的。這里所說的教師核心素養是更高一層次的素養,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品格和關鍵的能力。教師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師的道德素養
道德素養就是指教師的道德情操。教師的道德素養,是教師最應具備的首要素養。一個好老師首先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寬廣的胸懷,更要有對學生無私的愛,愛是教師道德素養的核心。教師首先要做到愛事業。只有愛教育事業,才有獻身教育事業的決心,才有干好教育事業的信心,才有做好無私奉獻的愛心。現在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有的教師只把它當作一個養家糊口的職業。有一句話說得好,你愛自己的職業,你每天就生活在天堂之中,反之,則生活在地獄之中。其次,要愛學校。學校就是自己的家,把學校建設好,我們每天的生活才快樂,才和諧。愛學校,是集體主義的體現,在集體中能夠感受到溫暖和力量。最后,要愛學生,教育的全部就是愛,你不愛孩子,孩子自然不會愛你,愛是聯系師生的紐帶,是教育學生最好的良方。很多名師、名家都是心中裝滿愛。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提出了“以愛育愛”的理念,就是讓所有的教師心中有愛,把這份愛傳遞給學生,傳遞給家長,傳遞給社會。魏書生一百多次提出要做教師,就是因為愛教師這份職業。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把學校建成學生享受幸福的場所,并且記錄下很多發生在校園里的教育故事,他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學校。愛既是教育的全部,也是道德素養的核心,只有眼里盛滿愛,才能夠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二、教師的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是教師必備的基礎素養。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豐厚的文化底蘊,在博覽群書的同時,更要關注自己所教的學科,有較強的學科素養。有一位專家的話很耐人尋味,他說,現在的老師教大學,他就是一名大學生;他教中學,他就是一名中學生;他教小學,他就是一名小學生。這段話告訴我們,教師教哪個學段,教師的知識儲備通常就停留在哪個學段上,而缺乏高層次的學習與研究,更缺乏知識的更新與儲備,這樣的教師是教不出更優秀的學生的。教師必須站在更高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學。語文教師在講讀課文的時候,能不能做到旁征博引?能不能對教材進行補充?當說到某一個作家、某一個詩人時,能不能馬上把這個人介紹給學生?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把教材越教越厚的本領。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的主題教學,就能夠挖掘教材,對教材進行補充,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她的課堂既有高度,又有溫度,而且也有厚度。數學教師能不能拓展教材,把教材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知道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要學有價值的數學?物理、化學學科教師能不能把一些著名的科學家和他們的故事與學生分享,激勵學生學好物理化學?藝術教師能不能借助教材讓學生感受到藝術世界的美好?
我們不能把目光只局限于教材之中,要跳出教材,拓寬眼界,學會搜集和整理材料,學會整合整編教材,學會對課堂進行改革與改造。學科素養是教師很重要的素養,也是衡量一名教師是否優秀的標準。具有較高學科素養的教師,是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也一定能夠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
三、教師的能力素養
能力素養是教師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那么,教師應該具備哪些核心能力呢?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班級管理,這些都是教師的一般能力、一般素養,不能反映出教師的能力素養。當前,教師的能力素養應該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專業閱讀能力。閱讀對教師來說意義很大,但是,有多少教師能夠主動閱讀、會閱讀,把閱讀當作成自覺呢?即使學校要求教師讀書,并且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但也不能保證每一位教師都能夠認真讀書。沒有閱讀就沒有進步,沒有閱讀就沒有智慧。因此,教師要走專業閱讀之路,讓閱讀成為一種自覺、一種習慣。教師的閱讀要廣泛,要讀教育報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要讀人文書籍,拓展自己的人文視野;要讀學生喜歡讀的書,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讀教育經典,讓經典伴隨著自己成長。
二是專業寫作能力。要想成為一個有思想、有智慧的教師必須要學會寫作。學校要給教師提供寫作平臺,創造寫作的空間。教師也要有意識的進行寫作,拓寬寫作渠道,豐富寫作內容。要通過寫作來總結教學經驗,來講述教學故事,來反思自己的教學,來介紹學生的成長歷程。教師寫作的素材很多,只要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來。
三是專業研究能力。教師應該是一個研究者,要研究學生、研究家長、研究課堂、研究教學方法、研究班級管理,只要把所有的工作都上升到研究的高度,工作才會創新,教師才能具有創新能力。研究不是天天搞科研,而是立足于教學實踐,把問題變課題,用研究的眼光來看待工作,這樣的工作才會有內涵,教師才會有智慧。每個教師都可能成為研究者,因為我們每天都面對著新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種研究的過程、一種積累的過程、一種轉變的過程。研究要做到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小學教師李吉林研究情境教學三十年,研究成果獲得國家基礎教育特等獎,專著發表到國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四是專業表達能力。表達是教師非常重要的能力,表達除了書面表達外,更重要的是口語表達。教師要學會說話,要學會說學生喜歡聽的話。教師的語言要能夠打動學生的心靈,要有親和力,要能夠用語言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更加親近教師。一個優秀教師一定不會吝嗇賞識的語言,因為他知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一個優秀的教師更不會使用挖苦諷刺的語言,因為他知道孩子的自尊心比什么都重要;一個優秀的教師一定會錘煉自己的語言,課堂上一定要把話說清楚、說準確,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聽明白。表達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日之功,教師要加強訓練。一副好口才,會使教師增色不少,會讓學生更加喜歡教師。
四、教師的信息素養
當今是信息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教育教學的輔助工具。如果教師沒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就難以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師的信息素養首先要體現在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方面,能夠借助網絡來進行教學,這是教師最基本的信息素養。在掌握基本信息素養的同時,教師要能夠借助網絡進行課程開發、制作教學軟件;能夠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與學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能夠錄制微課,讓學生在家里就能夠進行學習。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教育學生要理性上網,學會在網上學習、查找相關資料,讓互聯網成為學生最好的學習工具。信息能力是教師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教師非常重要的素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育時代已經結束,教師要緊跟時代的節拍,更快地適應當前教育發展的需要。
教師的道德素養、文化素養、能力素養、信息素養,構成了教師的核心素養。沒有高素養的教師就沒有高素養的學生。因此,提高教師的核心素養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培育教師的核心素養需要學校改變單一的培訓模式,重新審視培訓內容,健全培訓制度,完善考核措施。同時,也需要教師加強自我修養、自我實踐,使自己品德更高尚、知識更豐富、能力更強,努力成為一名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優秀教師。
參考文獻:
[1]趙希斌.優秀教師的四項修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李鎮西.成為兒童的領讀者[J].中小學教育管理,2018,(1).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