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正仁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行,教育部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初中階段,語文是一門重要的教學科目,為了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學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需要積極滲透傳統文化,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和現狀,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滲透;傳統文化;措施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越來越重視,所以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初中語文教學中,使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實現有效結合,提升教學效果,更好地培養學生[1]。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有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
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學生凈化心靈,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教學《愚公移山》時,學生能夠從愚公的身上感受堅持不懈的精神,由于受到愚公精神的感染,學生也會逐漸養成堅忍不拔的良好品質。對于教師而言,在實際教學中應當對學生的認知心理有一個充分的認識,使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實現有效結合,使學生能夠對傳統文化的魅力充分了解及感悟,從而影響學生思想,更好地陶冶學生情操。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將傳統文化滲透進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初中語文知識,與傳統文化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語文知識中包含著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文言文、成語故事等。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滲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可使學生對課文背景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可使學生對相關知識加深理解,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進行培養,使其語文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2]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
近些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初中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情況并不理想。從目前初中語文教學情況來看,很多教師還是堅持使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最終影響傳統文化的滲透。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于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內涵未充分理解及深人挖掘,傳統文化滲透仍然停留于形式上,這對傳統文化較好地滲透也會產生不良影響[3]。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引導學生分析典故中的教育意義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典故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質進行有效的分析,尤其是其中存在的教育意義,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世說新語》時,通過描述陳元方對話來客的情境及內容,告誡人們說話做事要講誠信、言出必行,做一個方正的人。主人公陳元方才七歲,就提出了“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的言論,有理有據,值得學生思考、學習和借鑒。教學中,教師可重點對主人翁的品質特點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歷,感悟其中的人際交往哲理。
(二)引導學生誦讀經典,感悟古人的智慧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的時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入課外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分析和解讀,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通過對經典作品的誦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例如,教師在教學《論語》時,其中的經典言論具有重要意義,是現代人學習的榜樣,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學習方法上的引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做人方面的教育;“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則是生活上的啟發。誦讀經典,品味古人智慧,可以激發學生的文化自豪感,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4]。
(三)感悟作業的思想,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歷史的發展,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淀,通過語文教學,能夠使學生學習和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學,能夠使學生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如特色民間習俗、先進思想觀念等,有更加深人的了解,學生要重點體味其中的思想情感,深化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一文主要以我國的盧溝橋和趙州橋為例,論述了我國橋梁建筑藝術的卓越成就。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教師要結合我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橋梁藝術,說明石拱橋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啟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豪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內容及任務,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對滲透傳統文化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且應當合理運用措施及手段滲透傳統文化,從而使傳統文化滲透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促使學生得以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占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中華少年,2017.
[2]史艷霞.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13-114.
[3]杜瑩.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的研究與分析[D].課程教育研究,2016(27):00261-00261.
[4]魏磊.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J].讀寫算:教師版,2017(2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