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祥春
摘要: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讓學生“樂于學習”,才能充分發揮其學習主動性,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各種活動,產生“高效”的學習效果。為了達到“樂學”、“高效”的理想教學,教師必須找到有效的教學策略。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樂學”呢?本文就如何引導學生找到有效的學習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和諧快樂;高效課堂;學習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學要做到“減負增效、減量增質”,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和諧快樂高效的英語課堂已成為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
“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縮短學習時間”,這無疑是個明智的決策,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但是由于教材的難度越來越大,教學內容越來越多,升學的壓力有增無減,這無疑使目前初中英語教師面臨“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尷尬境地。
要實現“輕負高效”,目前唯一的途徑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如果學生將學習英語視為快樂之事,教師的各種教學策略就可以得以實現。學生在獲得優異成績的同時,會對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實現“樂學”與“高效”的相互生成。
那么,該如何引導學生樂學呢?
一、讓學生及早了解學好英語的價值取向,消除學生“學英語難”的心理障礙,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特征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促進和幫助學生學習。為了讓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建構新知識創設必要的條件,其中包括消除他們心中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一)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在小學時就對英語學習產生恐懼感。有的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就不斷地數落孩子讀小學時英語如何如何的差,無意間就給孩子帶來“學英語難”的心理暗示。我總是若無其事地:說“沒關系,到了中學英語總是從頭開始的。學英語有何難,不就是學學別人說的話嗎?只要跟著老師一步步前進,誰都學得好。”讓學生一踏進中學,就充滿信心地學英語。
(二)對來自農村語言基礎差的學生,跟城里學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心理差距。教師要耐心地將學生領進學英語的大門,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千萬不要輕易放棄。
二、營造“快樂課堂”,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英語學科的基本要素,英語成了全班學生最喜歡最容易學的一門功課。由于學生“樂學”,才會形成課堂教學的“高效”
教育本身是件嚴肅的事情,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一種奮發向上極具創意的職業。在我的課堂中,學生在知識面前一絲不茍,嚴肅認真。但他們的內心是開朗而快樂的,他們在乎老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因此課堂氣氛既認真有趣又活潑有序,學生習慣于主動提出問題,積極尋找答案。
課堂內我喜歡用形象的比喻來代替枯燥的說教,課堂內的笑聲頻繁而得體。例如,當學生學到“ItisimportantformetolearnEnglishwell.”的句子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形式主語,我一言不發地先在黑板上畫一幅頭特大腳特小的簡筆畫。學生一開始哄堂大笑,我問他們為啥發笑,?他們齊聲說:“頭太大了。”我問怎么辦,學生們說:“換個小的吧。”我按他們的意思畫了一幅頭腳勻稱的簡筆畫。學生一致認為這樣才差不多。接著我就在大頭上寫上“tolearnEnglishwell”,在小頭上寫上“it”,問學生:“誰知其中謎,學生們恍然大悟,一下子情緒高昂,紛紛舉手請求發言,熱烈討論后得出定論:形式主語“it”,的出現是為了保持句子平衡,避免句子頭重腳輕而設置的。這樣,學生們既掌握了英語知識,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然后我又在黑板上寫上“it”問學生這里的“it”起什么作用。由于前面的鋪墊,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學習情緒進一步高漲。他們在快樂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參與一個又一個的教學活動。師生們在這“快樂課堂”中,度過了充滿和諧而難忘的每一天。
三、讓學生更多地體驗成功,自覺優化學習策略
初中生語言學習有四大策略:認知策略、資源策略、調控策略及交際策略。學生用得最多的是認知策略,它包括有效預習、及時復習、善記要點、發現并運用語言規律、聯想記憶及積極思考等。認知策略差異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即認知越多,學習成績就越好;反之,認知越少,學習成績就越差。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呢?筆者認為平時的學科測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策略。
目前教育界有人對考試提出異議。考試具有殘酷的一面,但考試更具有積極的一面。它能讓學生更多地體驗成功與失敗,它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出最佳的學習策略,也有利于師生的心靈交融。
平時我非常注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并且在每次檢測過后,我引導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讀題要認真,審題要仔細;要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考慮問題要周到,不要顧此失彼:不要迷信書上句子,注意句子的變化等。在這里不難看出:樂學促使學生重視考試,喜歡考試;考試讓學生獲得成功,成功又促使學生不斷優化學習策略;優化了的學習策略反過來又促使學生樂于學習,易于學習,“少時高效”的教育策略就得以實現。
結束語:
效益是課堂的永恒追求,英語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達到最佳的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