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
摘 要:學習語文,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讀”。讀,就意味著有聲音,有多少種情感,就有多少種聲音。朗讀有助于發展思維,豐富想象,形成語感,激發情感,增強理解力和記憶力。語文課標強調:以讀促說,以讀促寫,以讀促思,強調了要重視和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關鍵詞:朗讀;語文教學;語感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分析文本的內涵上,在聯系生活上,在品味語言上很是精彩,可整堂課下來,居然沒有朗讀的環節。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怎么能少了瑯瑯的讀書聲呢?朗讀,能使學生的心靈與作者的心靈碰撞出火花;朗讀,能使學生在情感的顫栗中領略文中人物偉大的人格與美好的情操;朗讀,能使學生與老師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提高審美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可見,我們的語文課堂離不開朗讀!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讀品結合,體會情感
一篇文章,讀出聲音,讀出抑揚頓挫來,讀出語調神情來,比單用眼睛看所得到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對于文章的思想感情,也領會得更加透徹。朗讀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在讀時表達出文中所蘊含的意旨、情趣。入情入境的朗讀技巧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我認為,課堂上要留給學生朗讀的時間,讓學生們慢慢地讀,細細地品,靜靜地想,邊讀邊思考,并試著理解文章內容,遇到重點難點就反復讀,想明白了,再繼續讀下去。只有讓學生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成功地體驗文本所包涵的情感。同時,讀與品一定要緊密結合,通過朗讀架起讀者與文本溝通的橋梁,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領悟能力,達到葉圣陶先生所說的:“令學生吟誦,要使他們看做是一種享受,而不作為一種負擔,一遍比一遍來入調,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這種境界,才是語文教學中朗讀所追求的境界!
二、傾情范讀,培養習慣
馬卡連柯說過:“教師永遠是兒童模仿的典型。”朗讀訓練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的范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與文中的主人公同悲同喜,輕如和風、重如洪鐘的傾情范讀,會使學生的感官受到刺激,促使大腦集中注意力,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激發他們的朗讀興趣,體悟到語言文字的節奏美與韻律美,進而強化語感,增強應用語言的信心與能力,達到“出于教師口,入于學生耳,了然于學生心”這種境界。
可見,教師的范讀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指導朗讀的方法,也是教師對文本成功的二度創作。葉圣陶先生說過:“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激昂,委婉處還他委婉!”當聲情并茂的朗讀將學生帶入身臨其境的意境時,當富有韻律的朗讀撞擊著孩子們的心靈,很自然就會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與興趣。精彩的范讀還可以使學生產生對老師的欽佩與愛戴,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的師生關系。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久而久之,學生會自覺養成向老師學習的習慣,愛上朗讀。
三、培養語感,激發想象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的能力,而語文的核心則是語感。語感的培養是學生作為言語主體自覺積極參與言語實踐的過程,因此,朗讀中必須重視對學生語感的培養。
當學生感悟各種類型的語言時,教師應培養學生的形象語感;當學生遇上含義較深刻的文字時,需要培養學生的意蘊語感;當碰到對話獨白式的語言時,則需培養學生的情趣語感。就這樣,在對語言文字以及字詞句、標點符號的用心揣摩中,不斷培養語感。
有效的朗讀訓練,必須和思維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特別是和想象結合起來,才能誘發學生的語感。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幫助學生憑借想象走進作品所描述的那個看得見,摸得著,能聞其味、聽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體的形象的世界,還需要帶領學生對整段文字進行反復感情朗讀,使學生置身其中,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文中人物的欽佩,以此來培養孩子們的語感。另外,教師還可以多組織學生參加演講會、故事會、朗誦比賽、朗讀興趣小組等活動,從中培養朗讀能力,以課本劇表演、義務宣傳等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來強化學生的語感。
四、多種形式,合理運用
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除了齊讀、分小組讀、自由讀、分角色讀以外,還有范讀、選讀、復讀、賞讀、仿讀、引讀等。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進行朗讀,實現與作者的對話,與文本的對話,從而獲得多種體驗。但是,各種形式的朗讀,又有各自的功能與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成功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理清文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多,情趣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啟發學生帶著問題自主探索時,宜用默讀。還可以根據文本體裁,選擇不同的朗讀形式。如詩歌與散文教學,比較適合反復讀,在反復誦讀中加深對作品的領悟與理解。如果文章篇幅太長,則適宜于在課堂上進行局部品讀,把整體朗讀放到預習或復習中去完成。對于名家名篇的重點段落,可以在熟讀成頌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還可以抓住重點詞語、語句讀,或者個性化選讀、自由讀……總之,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或低吟淺唱,或書聲朗朗,應視文本而定,視學生的學習需求而擇,靈活運用。
我認為,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應該正確運用朗讀教學這把語文教學的金鑰匙,開啟知識大門,獲取知識寶藏,使學生在朗讀中樂而忘返,讓孩子們的心靈在課堂上自由放飛。盡管在網絡時代,教學設備以及教學方法在不斷優化,但始終無法代替以學生為主的讀。引導學生多讀,始終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語文能力最有效的途徑。堅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是語文老師永不過期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屈雪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8(36):46-47.
[2]楊桂芳.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的探索[J].江西教育,2018(33):40.
[3]張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優化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