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其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構建以學生為主導,以教師為引導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給與學生充分展示他們才華的舞臺,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習獲得感,提升整體的小學高段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學策略
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以及生活經驗。然而,有些教師錯誤的認為學生不具備以上的能力,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壟斷教學資源,采用“揉爛捏碎”的形式,開展語文教學,忽視學生的語文學習情緒和表達欲望,從而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被嚴挫傷。為此,教師應真正地轉變原有的錯誤觀念,敢于將教學的主動權給與學生,并適時地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引導,從而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提升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
一、運用角色扮演法,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
語文是文字化的生活,生活是情境化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扮演自己的喜歡的角色,并積極地與其他學生進行互動,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的人物性格,并適時地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讓學生在分析人物性格的基礎上,增強表演的形象性,提升學生的語文文本分析能力。
例如,在講授《將相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扮演相應的角色,在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度的同時,讓他們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文本分析能力的增強。具體教師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整體閱讀文本。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說:“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并認真勾畫,關于這些句子,并細細品味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點!”第二點,劃分角色。為了提升學生角色扮演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允許學生進行自由組合。第三點,實施引導。教師會給與學生一段時間的練習時間,并針對有問題的學生進行引導,從而讓學生惟妙惟肖地開展角色扮演活動。第四點,展示成果。廉頗,立刻“跪下”,低頭說道:“對不起,我錯了。我只是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并沒有以大局為重!”藺相如,立刻向廉頗,“跪下”,說道:“大丈夫,有錯就改,并勇于擔當。我們應攜手輔助君主構建強大的國建!”
二、使用合作教學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充分交流,并在此過程中,延伸學生個人的認知視角,提升學生對整體文本的認知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選擇具有人生啟迪的文章,讓學生進行思考,為學生的合作交流,創設條件,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的心靈受到啟迪,促進學生優良品格的形成。
例如,在講授《丁香結》這篇文章時,教師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對人生,對生命,展開探究,提升學生認知事物的維度,真正讓學生懂得,磨難才是人生的主旋律,而面對磨難的唯一方式只有勇敢的面對。具體教師從以下幾點授課。第一點,劃分小組。教師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綜合考慮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以及性格進行分組。第二點,創設問題。教師創設如下是問題,讓學生探究: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與此同時,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可以從生活的事例中,進行詮釋!”第三點,展示成果。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陳小組的回答。小陳說:“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總是在解決完一個問題后,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而且前后兩個問題沒有聯系。這讓我意識到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只有在問題的解決中,才能獲得個人的成長。也只有面對生活中的磨難,才能更好地適應生活,適應生命的主旋律!”
三、巧用實踐教學法,提升學生文本鑒賞力
教師認為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提升學生文本賞析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常常運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品味文章中的意境,并鼓勵學生從自我的角度,闡釋對文本的獨特理解,提升他們個性化的文本鑒賞能力。
例如,在講授《四季之美》這篇文章時,教師運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觀察秋天的早晨,通過所觀所感,感知文本的意境之美,提升學生的文本品味能力。在開課后,教師帶領學生走入學校的花園中,欣賞美麗的霜。在欣賞時間結束后,教師詢問學生:“秋天的美,美在哪里?”小宇說:“我看到秋天的霜特別美。有的落在汽車玻璃上形成美麗的窗花,有的落在植物的身體上,為它們披上一件銀白色的外衣!而且在陽光的映襯下,我看到霜發出銀白色的光,感覺特別美!”教師運用實踐的方式,讓學生觀察,感受和分析,提升學生的獨特審美力,提升他們的文本鑒賞力。
總而言之,在提升中段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給與學生充足的探究空間,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并積極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從而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自信,以及欣賞語文本身的獨特之美,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曉琳.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6(04) .
[2]梁生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中).201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