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
摘 要: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是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過調查報告分析“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職學生學習行為的現狀,提出了高職學生利用精品資源共享課進行高效學習的措施,包括:創建高質量的網絡學習課程,提高學生自控力,改變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管理好學習時間,以及教師積極轉變角色。本文對促進高職學生在“互聯網+教育”環境下的高效學習,具有極強的理論意義和較強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精品資源共享課;學習模式;高效學習;自主學習
一、引言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網絡成為學習者獲取知識的重要平臺,以大學公開課、MOOC、在線網絡學習平臺等為代表的開放教育資源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早在2012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2013年教育部開始啟動“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國家精品開放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可以促進轉變學校的教育教學觀念,也將引領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改革,推動職業學院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職業學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服務主體是高職和中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主要是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等各類網絡共享課程,同時也包括面向社會學習者的公共基礎課。山東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啟動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通知》(魯教職字〔2016〕37號),計劃2016年至2020年,全省職業院校共立項建設3000門左右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支持下,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改變,學生自主學習網絡上的專業知識,所以要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學校和社會還要加大優秀網絡學習資源的建設。
二、高職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現狀調查結果
針對高職學生學習模式、學生網絡學習時長以及資源共享課平臺使用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網絡+課堂”學習模式深受歡迎,但學生存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等問題,具體調查結果和分析如下:
(一)“網絡+課堂”學習模式深受歡迎
網絡成為當今社會重要的學習渠道,因為網絡為學習者提供了便利。通過問卷調查顯示,87.85%學生認為網絡學習和傳統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效果更好。
學生使用資源共享課平臺學習的時段,61.33%的學生選擇“課上+課下”,30.94%的學生選擇課下,僅7.73%的學生只在課上使用。
(二)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
自主學習過程是一個自我監督管理的過程。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課余時間較多,對學生課余時間的安排調查顯示,48.82%的學生課余時間用來休閑娛樂,僅有18.05%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充電。對學生每天網絡學習時長的調查顯示,33.79%的學生每天上網學習時間在半小時以內,33.79%的學生在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僅有17.13%的學生每天上網學習時間在2小時以上,可見多數學生在網絡上學習的時長較短。大部分學生在網絡環境下沉浸在網絡世界但不愿自主的進行網絡學習,導致網絡學習資源利用率低。在調查報告中,我們發現64.79%的學生在校期間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依然是課堂,其次是網絡占比19.23%,書籍僅占比13.02%。
雖然現在網上的學習資源豐富,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從網上獲取知識的能力有限,大多是一些零散的知識,沒有系統性,使得學習質量得不到提高[1]。
三、基于“精品資源共享課”高職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的措施
(一) 創建高質量的網絡學習課程
為了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根據高職學校的學科特點,可以引進功能強大、操作簡便、互動性強的網絡學習平臺,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平臺分享課件、視頻、作業以及其它學習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主學習的需求進行網絡學習和在線交流[2]。學校建設本校的網絡學習平臺成本和技術要求較高,更好的選擇是加入比較成熟的網絡學習平臺,如學習通、高校邦、爾雅等網絡學習平臺,借助這些平臺能夠幫助教師實現優質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從而促進學生獲取更多更新的技能知識。職業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由教育主管部門管理,各職業院校集中優勢團隊打造數門核心課程,是高質量的網絡學習課程。調查顯示,學生更喜歡交互性強、內容前沿、有知識測試的課程,所以在資源共享課程建設上要加強交互性和趣味性,設置知識測試環節,保證教學內容的前沿性,積極引進行業資深人士錄課。
(二) 增強學生的自控能力
如何使學生用好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學習網絡課程,關鍵是根據網絡課程自主學習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的內在的力量,可促使智力充分發揮,并提高活動的積極性、穩定性和持續性。自控能力,能夠保證人的活動經常處于良性運行的軌道上,從而可以積極、持久、穩定、有序地實現一個又一個目標。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他們的自由時間較多,經過人們的長期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自由時間大多是用來打游戲,看視頻以及購物等。因此,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情況下,要加強學生的自控能力,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網絡,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的提取和辨別能力,利用好網絡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正能量。在網絡課程設計中應重視對學生上網的正確引導,加強文明上網的教育,提供一些健康有益的網站鏈接,供學生瀏覽學習,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要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的提取、辨別能力,讓學生有能力對所獲網絡信息進行鑒別、刪除不良信息和冗余信息。
(三)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采用自主學習和協商學習的方式進行網絡學習。在精品資源共享課下,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傳統教學模式下也有所不同。學習方法方式不合理,會導致學習質量的大幅下降,相反好的學習方法能夠事半功倍。因此基于資源共享課的線上資源,每個學生積極改變學習習慣,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學生應當自主獲取知識、自主交流討論、自主探尋研究答案比如先制定網絡學習計劃,安排好自己的網絡學習時間,并且每天定時在資源共享課平臺上學習和交流,避免沒有目的性的瀏覽網頁和不用心的觀看教學視頻。
(四) 教師積極轉變角色
根據調查顯示,學生認為曾有過行業任職經歷的教師和理論與技能俱佳的教師才能帶給學生最有用的知識。教師要深入企業,掛職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能,使自己成為理論與技能俱佳的雙師。在資源共享課建設和使用中,教師不能單單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資源的建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教師需要形成新的教學觀。而高職院校肩負著向社會輸送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在高職院校的教師更應該合理的利用和建設網絡資源,運用網絡開展混合式的教學模式,以生動有趣的資源共享課程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開拓學生們的思維和視野,擴大學生們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高效的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的學會學習。教師還應在資源共享課網絡平臺上開展各種有趣的活動,使學生由被動學習逐漸轉變蔚適應網絡環境下的主動學習??偠灾?,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在進行高職教學時,教師應注重發揮網絡學習平臺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3]。
四、結語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職業院校建設了高質量的精品資源共享課,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正確的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自主高效的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技能水平,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孟姝 等.“互聯網+教育”時代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J].新西部(中旬刊),2017(01)
[1]莊小葉 等.“互聯網+教育”環境下提升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J].智能城市,2017(11):103
[2]李斐.“互聯網 +”環境下構建高職網絡學習平臺策略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