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娜
摘 要:中學生是新時代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初中學生的德育工作是目前教育部以及整個社會最重視的問題。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素質教學不僅要發揮課堂上教師講學的作用,還要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學校管理、家校合作建設等其他載體,提高課程教學、文化熏陶、活動體驗和實踐感知等育人功能。因此,本文從充分發揮學校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發揮家長和社會的協同作用;緊密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經驗三個方面對初中道德與法治實踐活動教學策略展開討論,希望對各位教師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高效教學
雖然,《道德與法治》課程實施過程中,已經開展相關實踐活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我們強調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等教學理念,其實踐空間仍然局限在課堂上,活動的育人功能也并不顯著。為了實踐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通過實踐活動實現道德與法治學科知識的高效教學,教師應充分整合校園力量、學生家長力量,并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生活經驗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具有感染力的活動氛圍中高效理解知識。
一、充分發揮學校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道德認知以及思想情感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的影響來形成和發展。因此,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的設置于實施對于學科活動形式的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教師的作用也不同忽視。教師作為教學目標設計以及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之一。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為學生開放性學習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如結合學校文化等資源開展活動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少年有夢”課程內容時,就結合了校園校訓,以及校園墻壁上的勵志標語等進行了分享和解析,讓學生懂得了擁有夢想的重要性。此外,教師還以“夢想”為話題引導學生進行了討論分享,如“我們應該具有怎樣的夢想?”學生小凱受到校園校訓的影響,理科積極舉手回答:“我們應該有做偉大的人的夢想,無論在哪個方面,都要比他人更強,成為一個‘大寫的人”而學生小名則結合了校園墻上的勵志標語,經過謹慎思考,舉手回答:“我們應該做一個優秀的人,讓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讓自己優秀,也讓別人優秀。”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都給予了贊賞的評價。教師在學生的討論與問答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和問答活動的參與,對本科知識進行了深入理解。
二、積極發揮家長和社會的協同作用
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也不斷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很多學生家長認為教育僅僅是學校的事情、教師的事情,而忽略了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筆者認為,要結合家長開展活動教學,將超越課堂本身的知識教學效果?!兜赖屡c法治》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整合要求發揮學生家長的作用,讓學生家長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之一。
例如,教師在教學“讓家更美好”時,組織了“家長走進課堂”活動,不同職業的家長走進課堂,分享自己的故事,講述家人在自己心中的位置,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指導作用。不僅讓學生領略到了家長工作的不易和工作意義,也讓學生體會到了父母的艱辛,對學生的負責。學生除了聽取家長的心里話和家長實際生活中的故事,更好地樹立起了孝順父母的意識,以及家人小主人翁的責任意識。另外,社會給學校提供了較多的實踐基地和實踐空間,因此,教師也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學生通過教師利用家長與社會資源開展的種種活動,對“家”的概念更為增強和實際,也懂得了樹立家庭主人翁責任感,樹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
三、緊密聯系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經驗
人的認識是實踐活動的產物。同樣,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是通過對生活的認識和實踐逐步形成的。只有貼近學生實際,才能引起情感共鳴,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聯系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思想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學生的豐富多彩生活就是實踐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開展活動教學的過程中,應緊密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的經驗,引導學生通過實際經驗的感受再現等,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有更為深刻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教學“友誼與成長同行”單元中的知識時,鑒于本課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就注重聯系了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開展了高效的活動教學。如在教學“和朋友在一起”時,就以實際生活中的朋友圈的變化開啟了討論話題。在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后,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根據自己朋友圈的變化,引起自己內心世界的波瀾為話題展開了討論。學生從校園新環境的接觸,新鮮感的出現以及新朋友的認識等多個方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最后教師協同學生一起做了總結,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了友誼的力量。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達到高效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僅有活動教學理念和活動教學策略遠遠不夠。為了在活動教學過程中體現新課標的教學思想,教師應結合學校、家長、學生的親身經歷等多種形式的資源,開展能充分調動學生情緒和學習動力的高效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蘭秋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活動教學的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05-106.
[2]安華鋒,郝慶華.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活動教學的感悟[J].學周刊,2018(0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