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摘 要】教育是國之大計,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才能增強。對聾生進行科普教育,從而提高人民科學素養,在對聾生進行教學時,更加需要落實好科普教育。隨著社會進步,物理已漸漸滲入到人類生活當中。為了順應時代潮流,需要重視對聾生物理科普知識教育,特別是對于聾生這一特殊群體,以便更好地符合社會發展要求。
【關鍵詞】聾生;物理教學;科普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普教育又是推動人才發展的又一途徑。在物理教學中,除了培養聾生動手思考能力之外,還可對聾生進行科普知識教學,幫助聾生在課堂上了解物理知識,培養聾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同時,教師在物理教學中進行科普教育,也能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幫助聾生對于物理知識進行簡單化,了解物理原理的來源,能夠幫助聾生更好地對物理知識進行掌握,提高聾生們科學文化素養。筆者將以我校聾生的物理教學措施為例,展開了對物理中開展科普教育的研究。
一、聾生科普教育的意義
《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在進行物理教學時,不僅僅知識關注對聾生傳授物理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還需要加強對物理科學的新成就的了解,以及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的了解,幫助聾生實現綜合發展。教師在教學時,除了要重視聾生物理學科成績之外,還需要注重對聾生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這些要求,充分表明了在物理教學開展科普教育的必要性。但是聾生們屬于一個特殊群體,教師在上課時由于聽力障礙不能像傳統教學那樣進行教學,這樣就會導致在培養聾生物理抽象思維時,難度較大。對聾生進行科普教育,幫助聾生在其之中找到物理創新思維的體現,在學習時對聾生感官和思維進行有效刺激。筆者據此將講述如何在聾生物理教學中開展科普教育。
二、聾生物理教學中開展科普教育的方法
(一)引導聾生閱讀物理科普知識
科普教育,是幫助聾生培養物理創新思維一個重要舉措,能夠培養聾生的綜合素質。聾生主要通過物理課堂學習到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在物理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就為物理科普教育的實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教師在在物理教學中,加入科普知識教學,引導聾生對物理科普知識學習,不僅僅幫助聾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專業知識,還能極大激發聾生的學習興趣,緩解了聾生對于物理學習的壓力,提高聾生的綜合素養。
(二)開展物理科普閱讀
教師在教學時,根據聾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安排課外適合的科普閱讀課,或要求聾生在一定時間內需要閱讀多少數量的科普讀物,這樣不僅僅幫助聾生學習了科普知識,還能培養聾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聾生的知識面,要求聾生對科普讀物進行閱讀,聾生在閱讀時就會了解到一些在課堂上,無法了解到的物理知識,這樣還可以培養聾生學習興趣,幫助聾生提高自己的物理學習成績。
同時,學校還可以安排一個物理知識學習時間,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特殊方法,幫助聾生對書本上科普知識進行了解,教師可以根據聾生實際情況,幫助聾生訂購合適科普文刊,每當書本閱讀完成之后,定期組織科普知識競賽,增加聾生對科普知識學習興趣,以便提升聾生學習科普知識整體效果。
(三)物理課堂上進行科普小實驗
物理學科學習是一門動手要求較高的學科,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幫助聾生普及科普知識,可以幫助聾生加強對物理知識理解,在教學時加上一些科普小實驗,可以幫助聾生們培養出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引發他們對物理思維不同理解,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由于聾生學習特殊性,教師在教學時無法用口進行教學,對于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在學習時可能整體難度就會比較大。因此在課堂上利用科普小實驗,聾生們自己動手去感受物理知識來源,認清物理知識本質,這樣不僅僅可以幫助聾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理解,還可以幫助聾生培養其觀察能力,自己運用試驗可以加深對物理知識了解,自身動手就可以體會到其物理概念,加深自己對物理知識理解。同時,在物理教學時參入科普教育,也能提高聾生對物理學習的效率,幫助聾生們更好地理解科學理論知識,提高聾生的綜合能力。
通過科普小實驗,聾生親身體會到物理知識來源,激發聾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其對物理知識思考。聾生們自己在動手完成實驗時,在實驗時就會出現相應的問題,這些是光聽教師教學而無法思考到的問題,這樣就加深聾生們對物理知識理解,培養了聾生動手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幫助聾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聾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親身體驗科學學習的樂趣,了解到科學理論知識探索過程,提高學習物理知識整體水平,形成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綜合科學文化能力,對聾生日后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影響。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為了增加聾生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在對聾生進行教學時,可以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增強聾生們對物理科普知識理解,讓物理科普教育滲透到聾生日常生活當中,提升聾生對物理科普知識聾生興趣,幫助聾生形成一種學習物理科普知識意識,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物理知識教育。
(五)開展研究性學習
在聾生日常生活當中,可以定期開展物理作品展,引導聾生自己動手去制作一些物理小物,幫助聾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理解。在寒暑假時,教師可以帶領聾生去社會、生活當中去學習物理科普知識,聾生自身去感受物理科普知識在生活當中的使用,更好地促進聾生物理知識水平發展。如果條件受限,在平時教學時,聾生可以表達出自己在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自己對于該知識理解,這樣可以提高聾生動手能力,還可幫助聾生學習其物理科普知識。在每學期結束時,教師可以將聾生做得好的作品進行展覽,激勵聾生更好地去動手完成物理小件。
(六)開展科技小制作和撰寫科技小論文
教師在進行物理科普知識講述之后,由于平時的知識測驗只能檢測出聾生的物理知識水平能力,而不能檢測出聾生學習科普知識程度。鑒于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適當開展一些科技創造和發明。實踐證明,教師開展此類活動能夠幫助聾生培養物理學習興趣,幫助聾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除了要求聾生在課堂上講述自己理解以及存在疑問的地方之外,學校安排科普讀物時間時,聾生也可以針對讀物發表自己見解,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問題,對相關物理知識進行適當擴展,以便聾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在學習之后,教師可以根據聾生問題,要求聾生進行一些物理小制作。在課堂上教學時,也可以和聾生一起根據物理理論知識制作出一些物理小物件,幫助聾生加強對物理知識理解。同時,在每學期期末,教師都需要要求聾生對于本學期所學到物理科普知識,結合聾生自己的理解,寫出一篇科學小論文,以便供教師檢查聾生學習科普知識程度,方便下學期學習時能夠有針對性進行調整。
三、結語
科普教育是提升聾生科技能力一大途徑,也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前提條件。加強對聾生科普知識教育,幫助聾生提高其綜合素質能力。青年聾生作為教育主體,培養其科技創新能力,以便促進國家整體科學技術水平發展。在聾生物理教學中開展科普教育,不僅僅能幫助其加深對物理知識學習,還能培養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理論知識水平能力,自己動手去感受物理知識來源,增加其創新能力,以便在日后這群孩子能更好地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葉明偉.基于高中片區教研活動的實踐探索與思考——以連陽片區物理學科教研活動為例[J].課程教學研究,2018(1):88~90.
[2]戴楊陽.淺談基于智慧教育環境下物理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7(11):139.
[3]陸文彬,王瑜.由江蘇省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引發的思考——物理實驗技能考查篇[J].物理教學探討,2017,35(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