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沁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全面提升,閱讀的重要性已經被大多數國人重視。但是就目前的推行情況來看,雖然讀書意識已經在國民中普及,但是閱讀的質量和水平卻不能夠得到保證。小學是孩子成長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小學學習中,閱讀能力以及閱讀水平的積累能夠為孩子未來的發展提供助力,從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的編制情況來看,大多數地區依然使用傳統的經典測量理論,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立足于實際,結合大量的研究內容,對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的編制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編制
閱讀已經成為了人們當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也是人們從外界獲取精神力量的主要方式,閱讀更是學習的基礎,一個人長遠的發展和自身的閱讀能力有著極大的關聯性。從目前學術界的研究內容來看,閱讀能力一直都是心理學和教育學重點關注的問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和學習的關鍵性階段,也是閱讀能力培養的黃金時期,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小學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的閱讀能力,所以,在這一階段內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測量非常具有積極意義。另外,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有效的教學評價已經成為了當前教學中的熱點問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進一步增強現代化教育的評價與發展功能已經刻不容緩,所以教學工作者需要從現實出發,建立起符合學生能力要求的測量量表。
一、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編制的基本原則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編制的基本原則。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語文閱讀的測試往往有兩個部分的內容,一部分是考察語文知識,一部分是考察文章閱讀能力,而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編制的側重點在于考察學生的文章閱讀能力,要弱化其他方面的考量。
其次,小學各個年級的語文閱讀能力測量表要分開編制,應當分為高年級、中年級、低年級三個測量量表。測量的主要內容應當依據學生的閱讀內容以及教學的總體目標來制定,并且還需要根據各個年級的目標來確定出測量結構的比例情況。
最后,語文閱讀能力測評量表的編制應當能夠充分反映小學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對各種測試項目進行客觀的分類,并且使其能夠充分地代表閱讀的現實活動。除此之外,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認知心理學和閱讀能力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所以在編制的過程中可以將認知心理學的相關內容加入其中。
二、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編制的總體過程分析
(一)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是整個量表編制的基礎,決定著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編制的成敗。在這一階段中需要做大量的基礎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仔細研究語文課程標準以及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現狀等內容,而且要查閱大量的文獻與統計資料,將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思想充分結合在一起。在設計階段還要開展有效的問卷調查活動,將目前國內小學語文閱讀領域中的基礎情況摸清楚、摸透徹,這樣才能有利于后續測量表的編制。
(二)測試題目的編寫階段
該階段是設計階段的延伸和深化,在研究清楚當前小學的閱讀現狀之后,可以邀請行業內經驗豐富的資深教育專家進行選編閱讀材料,并且編寫出測試題目,對于已經入選的閱讀材料要反復地推敲,討論出具有深度的題目。另外,預測試測驗應當準備三套,分別適用于不同的年級。
(三)預測階段
預測階段是正式測試階段的預熱,是對項目的分析階段。在該階段中可以選擇一定的目標區域,并且隨機地選擇樣本進行測試,對測試結果進行項目分析,對于測試過程區分度較低、師生認可度比較低的題目應當刪去,選出難度區分明顯、測試效果較好的題目。
(四)正式測試階段
該過程主要的目的就是完成量表的最終定稿。在該階段中需要使用正式測試的方法來對三個不同年級的測試樣本題目進行測試,將最終的測試結果匯總起來,然后采用統計學的專業方法求出測試結果的效度和信度,從而完成編制的全過程。
三、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主要階段,也是閱讀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從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的編制情況來看,傳統的編制方法并不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隨著教學課程的改革,小學語文的閱讀能力培養越來越成為學生的一項重要能力,因此編制有效的閱讀水平診斷量表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本次研究立足于實際,對小學語文閱讀水平診斷量表的編制原則以及步驟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夠為該領域的發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楊志明,王思緣.中小學生閱讀診斷量表的研發——以《3~6年級閱讀診斷量表》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7(05):5~11.
[2]莫雷.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水平量表編制報告[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32~40.
[3]劉翔平,牛端,劉希慶.兒童語言學習困難診斷量表的編制及其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7(03):12~17.
[4]溫鴻博.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測評量表的編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5.
[5]張淼.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究[J].教師,2012(2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