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仕銀
摘 要:近年來,我國出臺了新會計準則,由于新會計準則相較于過的會計準則,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重新界定和明確,使得企業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也面臨著新形勢下的新要求。本文主要通過對一些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來探討在新會計準則背景下,這些企業目前應當如何做好新會計準則下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固定資產;會計處理方法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能夠使會計準則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我國出臺了新會計準則,由于新會計準則相較于過的會計準則,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重新界定和明確,因此,新會計準則下,對于企業固定資產的處理,也面臨著新的要求。本文將對當前背景下,企業在固定資產處理方面的方式進行論述。
一、 要注意對固定資產單位價值及使用時間的變化
首先,新的會計準則對于單位價值不再強調。在新的會計準則中,改變了原來的會計準則中對于企業非生產經營設備的價值標準,比如企業要達到2000元以上,行政事業單位則要達到500元以上,將企業非生產經營設備的判斷權交給了企業,使得企業能夠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更加立足實際進行靈活處理。二是新的會計準則對使用時間要求有了一定變化。在新舊制度中,使用壽命都是指的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時限。但是不同的是,在新的準則中,“一年”變成了一個會計年度,這也就意味著,有些設備雖然在使用時間上還沒有達到一年,但是只要超過一個會計年度,就可以納入核算范圍。比如有的企業,有一臺設備,是當年九月五日買回來的,按照舊的規定,要到明年九月五日才能夠納入核算,但是在新制度框架下,到了12月31日就可以了。
二、對于固定資產核算范圍和價值確認要重新對待
在新準則里面,固定資產的核算范圍變小了。新準則第一章第二條規定,作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建筑物,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則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從中可以看出,在舊的準則中,這兩種資產是納入核算范圍的,但是新的準則中則不包含了,因此新的準則在核算范圍上可能有了一定的縮小。同時,在新準則中,對于固定資產的價值確認也有了一定變化,主要體現在新準則中,增加了初始確認和再確認兩個價值確認環節。其中,初始確認主要是指企業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確認,而再確認則主要是企業固定資產獲得以后,在后續的支出或者是重新估價等方面的價值確認。而這里所說的固定資產計價,指的是初始價值。固定資產原則上應當都應該按照原值來進行價值計算,我們這里說的固定資產價值確認的變化,主要是企業固定資產在舊的會計準則框架下,主要是按照評估方評估或者投資者確認的方式確定,但是在新的準則下,需要按照公允價值進行確認,如果沒有公允價值作為估價標準,才能夠按照協議合同等注明的價值入賬。
三、在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和方法方面應有所改變
在舊的會計準則下,對于需要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范圍主要包括:房屋或者建筑物、在用機器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存儲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資產等等,也就意味著,企業如果有生產設備不在使用中,則是不進行折舊的。而新會計準則中對于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則明確指出,是對固定資產因為磨損或者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的部分的補償,這里的損耗,不僅包括人為的損耗、看得見的損耗,還包括自然損耗和看不見的損耗,其意思就是,不管機器設備有沒有使用或者能不能用,都要進行折舊處理。但是同時新會計準則中還強調,在期末對固定資產的估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是企業應當要注意和遵循的。
四、要按照新的標準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
首先,舊準則沒有對棄置費用納入考慮范圍。在新的會計準則下,對于一些行業的固定資產增設了棄置費用一項,并且將其納入到了企業的負債科目中。在這里,棄置費用一般是指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或者是行業規范,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等方面為了履行相關義務所需要進行的支出,比如鍍鋅廠的廢棄設備棄置等等。但是在舊準則中,對于這一類的處理方式是: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而新會計準則因為對棄置費用進行了考慮,所以在處理方式上和舊的準則也出現了區別: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和“預計負債——預計棄置費用”科目。這是在相關行業(主要是像電廠、醫療等一些特殊行業)進行固定資產會計處理過程中,必須要進行考慮的。
其次,固定資產盤盈的會計核算有了變化。在舊的會計準則中,對于固定資產的盤盈,在轉銷活動被批準前,通常是被納入到了“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固定資產損溢”科目,但是在轉銷活動經過批準以后,則可以將其作為“營業處收入”科目進行處理。在舊的會計準則中,,固定資產盤盈是將其作為了當期損益,在新的會計準則中被作為前期差錯計入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之所以在新的會計準則中,會將其作為前期差錯來進行會計處理,主要是因為在企業正常經營的過程中,因為企業管理失控造成固定資產盤盈發生的概率很小,幾乎為零,企業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之前出現了少計漏計等問題,所以應當要對其進行調整,同時這樣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為操控利潤賬面數據的可能性。所以在新的會計準則下,企業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盤盈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盤盈的固定資產的原值、累計折舊和凈值進行充分估算確定,在此基礎上,根據確定好的原值,借記“固定資產”,貸記“累計折舊”,將兩者的差額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其次是在計算應當繳納的所得稅費用的過程中,應當要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貸記“盈余公積”。最后調整利潤分配,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綜上所述,在新會計準則背景下,企業對固定資產會計處理問題應重新認識和分析,并調整相關措施,本文對此提出了若干思考,希望能夠為廣大企業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借鑒思路。
參考文獻:
[1]鄭麗紅. 淺議新會計準則中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對企業的影響[J]. 中國市場, 2017(22):210.
[2]劉睿林. 新會計準則中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對企業的影響[J]. 現代經濟信息, 2016(5).
[3]崔津. 淺議新會計準則中有關會計處理規定對企業的影響[J]. 經貿實踐, 2017(14).
[4]劉波. 淺析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對出版企業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影響[J]. 財經界(學術版, 2016(11):280-281.
[5]劉璐璐.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中小型企業固定資產核算的創新及建議[J].財會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