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美
【摘 要】教師是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要把教育放在第一要位,即對學生進行道德培養,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不能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新課程引領下的數學教師,應形成德育意識,重視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功能,將數學教育與道德品質教育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數學原理,更要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數學;滲透策略
教師是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要把教育放在第一要位,即對學生進行道德培養,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不能只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品行不端則能力成其害。蘇教版數學教學大綱中特別強調:要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要貫穿在各年級的教學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結合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在廣大教師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培養,課堂應該成為樹立學生良好品行的主陣地、主渠道。下面就“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品德教育”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道德品質教育決不是個別學科、個別老師的事情
提到德育我們往往會認為是品德課上應該教學的內容,或者是班主任應該做的事,其實不然,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思想品德教育要貫穿在各年級的教學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結合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也就是說,德育是每一位老師必須做的事。在各年級數學教學參考書中的情感態度方面提到: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初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教師的鼓勵和幫助下,主動克服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逐步養成細心計算、自覺檢驗、發現錯誤及時改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以上可以看出,數學教學中同樣需要滲透德育教育,數學老師也應該對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品質作出必要的研究。
二、數學課本中的德育教學也很多姿多彩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德育的內容并不如在語文教材和品德教材中那么明顯,數學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往往是隱性的,需要我們老師去認真研讀教材,細心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話題,把道德教育貫穿于對知識點的教學中。
在教學“認識時分”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在充分感知時間的單位之后,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內探討“如何合理地利用時間”,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科學的安排時間,充分利用好時間,做時間的主人,從而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在進行“認識家鄉的變化”一章時,讓學生留心觀察家鄉的道路河流街道等,并收集有關家鄉舊貌的圖片、文字資料,感受家鄉的變遷,并逐步引申到祖國這些年來的變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愛祖國的土地資源,愛祖國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增強他們的民族自信心,激勵他們為祖國的富強而努力學習的決心。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一章時,除了要讓學生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以及人民幣之間的關系以外,可以通過介紹人民幣上圖案的意義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還可以通過一些視頻資料,如用人民幣做手工,撕毀人民幣、在人民幣上涂畫等現象,教育學生要自覺養成愛護人民幣的習慣,學會節約用錢、合理用錢。并適時地開展一些模擬購物的情景劇,向學生滲透做人要講誠信,要遵守社會公德的道理,對學生的人格進行潛移默化的塑造,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將反映祖國人民取得的成就、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有著直接感觸的事例等編入到習題中,讓學生了解到,在祖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國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時代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從而激發學生愛祖國、愛科學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數學小故事也蘊涵著大道理
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離不開驗證一道道數學定義,每一個定義往往都蘊涵著一個個或有趣或意義深刻的故事。在中國的數學發展史上涌現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人物,他們的故事是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寶貴資源,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用先進人物的故事激勵學生,引導學生樹立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時,老師們都會跟學生講到祖沖之的故事,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著名的數學家,當時的時代社會生產力落后,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祖沖之克服困難精確地計算出圓周率應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就要比國外的數學家得出的精確數值早了一千多年。通過這個故事的介紹,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先民的積蓄,從而培養學生努力創新的意識,激發學生長大后為國爭光的情感。陳景潤也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他為了驗證“哥德巴赫猜想”,使用過的驗算紙足足裝滿了幾間屋子,通過他的堅持和努力,成功論證了“哥德巴赫猜想”。前輩們獻身數學的鮮活事例,充分激發了學生長大以后為祖國做貢獻的信心和決心。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育人是教育教學的首要目標,教育的核心問題就是培養人的問題。新課程引領下的數學教師,應樹立德育意識,重視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德育功能,將數學教育與道德品質教育相結合,互相滲透,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不僅僅要教給學生數學原理,更要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宋佰玉.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之我見[J].中華少年,2018(30):123.
[2]郭紅衛.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