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萍
摘要:“隨文識字”是一種很好的識字方法,將識字、寫字、學文整合在了一起,將兩三節課才能完成的教學任務在一節課中完成,在整節課中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特定的語句,而后又將語句納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既吸收了傳統識字教學法的音、形、義面面俱到的精華,又結合現代教育理論。因此,教師要靈活運用隨文識字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識字教學的效率,真正的實現了師生互動教學,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識字;教學開展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6-0075-01
語文是一門以文字性教學為基礎的學科,其對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各方面均未形成定型,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學生的成長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是以識字和閱讀為主要學習方式。尤其在新課改之后,小學語文的低年級隨文識字教學受到廣泛關注。
1.循序漸進開展教學活動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段的學生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在小學生剛開始學習漢字的時候,教師的課堂教學應該主要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對學習漢字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針對中年級的學生,他們經過兩年的學習,已經能夠認識和書寫一定量的漢字,但對漢字之間的規律還沒有能完全掌握,教師的課堂教學就應該是積極地指導學生,讓學生根據文章語句的環境了解漢字的含義與結構,體會我國文字的博大精深。而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他們的記憶力與注意力等都高于中、低年級的學生,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漢字,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漢字使用習慣,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隨文識字需要教師按照循序漸進的規律開展教學活動。隨文識字不僅要求學生在文章當中學習漢字,也要求教師在學生學完拼音之后進行隨文識字的教學活動。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字的基礎,教師應該重視學生漢語拼音的學習質量,規范學生的發音,為學生日后學習漢字奠定堅實的基礎。
2.通過文本內容使學生深刻理解字詞含義
小學階段的語文識字教學需要學生將相關字詞會讀、會寫,并理解其在文中或者自身含義。傳統模式下識字教學,教師將字詞與文本分離,學生對字詞的理解則靠死記硬背,長此以往,學生便逐漸淡化對字詞的認知,再次見到時仍需要查閱、記憶。而隨文識字則不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反復閱讀課文,理解文本內涵,教師為學生著重分析字詞所在部分,學生則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理解文中字詞,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字詞理解透徹,并會記憶深刻。那么,小學語文識字的課堂教學效果便不言而喻了。例如,在教學《兩件寶》時,教師對于“手”與“毛”進行教學時,首先找出文中兩個字的所處位置,然后通過閱讀后教師為學生比較兩個字的異同,并通過結合文章進行講解,使學生將兩個字牢牢記憶,將其意義區分開來。
3.依據語句環境理解詞語含義
小學生認識漢字,需要在通讀文章之后,根據文章語境理解詞語的含義。為了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教師應該設置語言環境,使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漢字的含義,為了達到此目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教師要注意區分學生“學會”與“會認”的漢字。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設置一定的語言環境指導學生認識生字、理解生字,而對于學生已經會認的字則只需要求學生可以認讀即可。其次,引導學生依據文意理解生字含義。在此階段學生不僅要理解語句的含義,還應該理解漢字的含義。比如,學生在學習《陽光》一文的時候,要求學生掌握“陽、像、金”等的漢字,在“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一句中就包含了幾個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使學生可以正確理解漢字的含義。最后,鼓勵學生精讀全文。精讀可以使學生正確理解漢字的含義,教師可以依據漢字的特征,借用直觀的事物,聯系上下文,借用字典等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4.使學生將掌握的字詞有效運用到寫作與表達中
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在于對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的培養,同樣,語文識字教學的意義也不單單只局限于課堂教學與文本內容,而是更加注重對課堂教學成果的延伸。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意義并不只是在于學生會認、會寫字詞,而是通過識字教學使學生的表達與寫作能力得到提高。那么,隨文識字則正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字詞的含義為學生清晰講解,將字詞所運用的語境與情感表現為學生直接呈現。這樣一來,學生在今后的口語交際表達或者與人交流時,便可以將字詞靈活運用。閱讀與寫作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通過隨文識字教學,學生在今后的寫作中便能夠由此及彼,使其寫作不再空洞沒有內涵,而是詞義飽滿,句意表達清晰,整篇文章給人以視覺與情感的享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識字使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逐漸提高,使其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一定程度上相應加強,使語文課堂識字教學的意義充分顯現出來。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科學的對識字教學相關策略進行運用,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主的識字能力,這對于學生在未來的學習與發展中都是終身受益的,為其未來的成長發展打下堅固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程遠.隨文來識字課堂更高效[J].考試周刊,2018(8):18-18.
[2]張俊勤.隨文識字教學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18,No.097(1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