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雯
【摘 要】目的:分析人文關懷在老年冠心病(CHD)康復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2019年1月間入本院治療的89例老年CHD患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分別是46例與43例。A組給予人文關懷康復護理,B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A組低于B組,對比組間與組內評分差異顯著(P<0.05)。A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70%,B組為25.58%(P<0.05)。結論:為老年CHD患者行人文關懷康復護理可改善其心理狀態,且具有較少的不良反應,具有較佳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人文關懷;老年冠心病;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129-02
老年冠心病(CHD)是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其致殘率與死亡率較高,治愈率低。臨床中多通過綜合療法糾正患者病情,并輔以護理干預[1]。康復護理是CHD患者的常規護理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人文關懷是基于個體護理展開的新型護理模式,其可突出人文化護理理念,備受臨床青睞。研究中以2016年12月-2019年1月間入本院治療的89例老年CHD患者為主體,旨在探究人文關懷在老年CHD康復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6年12月-2019年1月間入本院治療的89例老年CHD患者為研究主體。隨機分成A組和B組,分別是46例與43例。其中,A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范圍是62-88歲,平均(70.21±4.32)歲;病程范圍是3-13年,平均(6.84±1.12)年。B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范圍是63-89歲,平均(71.54±4.13)歲;病程范圍是4-12年,平均(6.13±1.08)年。上述數據對比并無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B組給予常規護理,即治療護理、飲食護理、用藥指導和明確注意事項等。A組給予人文關懷康復護理,具體為:
1.2.1 健康教育
向患者講解疾病病因、癥狀、治療方案、療效、常見不良反應與日常注意事項等知識。護理人員應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前明確講解其作用,遵醫囑確定用藥劑量與范圍,并告知患者藥物間的相互作用,使患者科學用藥。
1.2.2 心理護理
CHD康復過程極為漫長,需向患者講解康復護理的目的,并告知其不良情緒會影響疾病康復。了解患者的負面情緒發生原因,并給予個體化心理疏導。指導家屬安慰患者,給予其精神支持。鼓勵親朋多陪伴和探視患者,使其得到社會支持。
1.2.3 運動干預
評估患者的身體素質,確定運動方案,以打太極拳、做體操、散步和慢跑等有氧運動為主。運動前,應進行自我感覺用力程度與平板運動負荷等試驗,進而確定自覺疲勞程度與運動強度,最終制定運動康復方案。自覺疲勞起點應為12-16級,運動強度的初始點應為60%至80%,運動頻率以每周3-5次為宜,運動時間以40min為宜。
1.2.4 遵醫行為指導
為患者發放健康手冊,指導其每日記錄自己的運動量和飲食情況,根據具體的記錄信息評估其康復情況,給予科學指導,并及時糾正問題。
1.2.5 出院指導
出院后應遵醫囑講解用藥方法與注意事項,講明用藥規律,告知其復查時間,若有不適感應立即報告醫生。
1.3 觀察指標
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患者的焦慮與抑郁程度,均為20個條目,標準分為50分,分數與焦慮、抑郁程度成正比;觀察患者的疲勞、疼痛、窒息感和睡眠紊亂等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通過SPSS16.0軟件加以處理,焦慮與抑郁評分用(x±s)表示,行t檢驗,不良反應情況用(%)表示,行x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焦慮與抑郁評分
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A組低于B組,對比組間與組內評分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對比不良反應情況
A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70%,B組為25.58%(P<0.05),詳見表1。
3 討論
CHD易引發心肌缺血等疾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其發病率高,需要立即搶救,并嚴格監測病情[2]。臨床中多通過護理干預縮短其病程,其中以康復護理最為常見。人文關懷是新型護理方法,其目的是滿足患者的心理與生理需求,使其配合相關治療。在康復護理中加用人文關懷可突出患者的主體地位。其中,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識掌握度,增強其治療信心[3]。心理護理可消除其負面情緒,使患者保持積極心態,利于疾病康復。運動干預可根據患者的個人體質制定運動方案,并確定科學的運動強度與頻率,提高其運動耐受性,增強其體質[4]。遵醫行為指導可使患者掌握遵醫要點,規范自身行為,確保藥物療效。出院指導可使患者定期復查,并能掌握日常注意事項,避免發生不良事件[5]。
結果為: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與抑郁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A組低于B組,對比組間與組內評分差異顯著(P<0.05);A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8.70%)低于B組(25.58%)(P<0.05)。可見,人文關懷康復護理能夠改善老年CHD患者的心理狀態,護理安全性較佳,可在臨床實踐中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曉銘,溫清秀,林立.人文關懷在老年冠心病康復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8,6(10):32-33.
[2]?? 閆楠,劉文岐,朱清寶, 等.探討人文關懷在老年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2018,4(23):120.
[3]?? 張曉梅.人文關懷在老年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8): 190.
[4]?? 劉青.人文關懷護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病人的實施[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 12(1):222-223.
[5]?? 馮英.人文關懷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17):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