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珊
摘 要:結合國家對于基礎教育零起點和培養核心素養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以基礎、外延、環境、素養四個層構建閱讀能力的培養模式,并提出了反應、學習、效果、行為四個考核指標,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學實施與評價體系。
關鍵詞:繪事后素 閱讀素養 小學語文
2016年2月,教育部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征求意見稿)》,文件提出學生核心素養綜合表現為九大素養,具體為: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可以看出,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的基本目標就是培養學生長期發展的核心素養能力,而國內外大量例證說明閱讀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對個人學習能力和終身發展作用重大。
一、繪事后素四步教學法的理念來源
“繪事后素”出自孔子的《論語》《八佾》即:畫畫先把白底抹好,然后再加上五彩的顏色。從基礎教育的角度理解,繪事后素描述了兩個教學過程中的基本點,即零基礎和素養養成,也就是在基礎教育過程中,基準與目標的確定。具體到閱讀能力的培養,其基礎就是教育部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的“零起點教學”,目標就是教育部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1]
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尤其是一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堅持繪事后素理念,把握零基礎教學和閱讀素養養成,就成為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關鍵點。[2]
二、繪事后素四步教學法的具體內容
“繪事后素”四步教學法可以分為四個環節,即“繪”、“事”、“后”、“素”。
所謂繪,就是描繪,也就是要在學生心目中培養閱讀興趣,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形成閱讀愿景。“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項目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認為,“閱讀是一個建構和互動的過程,教室、學校圖書館或者社區等的社會建構性環境能給予學生正式或非正式的機會拓寬有關文本的視野,并明曉閱讀是與他人分享體驗。”
由此可見,閱讀素養的培養,不應該僅局限于閱讀量的積累,對于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是第一位的。有了良好的閱讀興趣,學生才會有閱讀動力和成長快樂。因此,如何通過學校閱讀環境的建設、教師對閱讀能力的引導、同學之間對于閱讀感受的交流,形成學校整體的閱讀氛圍,這是第一步。
所謂事,就是做事,將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做事行為和思考形成良好的習慣。新課標中也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從閱讀入手,形成觀察、表達、思考、寫作、學習專注力等綜合學習的體系,將社會能力與學習過程有機的結合。
所謂后,就是后臺、平臺。閱讀素養的養成,必須將家庭和學校作為一個整體,課上課下結合,學校和家庭結合,多課程結合。既包括學校、教師、家長形成的縱向平臺。也包括語文、數學、美術、音樂、科學、體育等多課程形成的橫向平臺。PIRLS 評價的研究過程也表明,影響閱讀學習的因素除了課堂教學環境以及教師的專業素養,還包括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背景。
所謂素,就是素養。所有的教學行為和課程體系,最終的目的就是形成學生良好的德行和素養。在這一過程中,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環節,課外實踐、思考室等都是形成核心素養的良好輔助形式和工具。
三、繪事后素四步教學法的實施要點
在泉秀學校小學部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上,閱讀能力和素養是最關鍵的指標。即以閱讀素養的養成為核心,圍繞基礎、外延、環境、素養四個層面,以國學經典和社會實踐為工具,形成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創新實踐。
1.基礎——繪。將全部學生定義為零起點、零基礎,零起點不是將所有學生全部拉回起跑線,而是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把閱讀興趣的培養作為起點,分類管理學生。
2.外延——事。將閱讀與教學過程結合,與學習生活常識結合。每天的不同時段閱讀,形成好的閱讀習慣和人文素養。
3.環境——后。形成閱讀養成的整體平臺。包括學校、教師、家庭的縱向平臺和多學科課程的橫向平臺。
4.習慣——素。學生閱讀素養的養成其表現形式就是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通過講授、練習、啟發,讓同學去表演、去描述、去思考、去實踐,讓閱讀習慣和教學內容內化為學生的行為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四、繪事后素四步教學法的教學評價
對于閱讀素養的教學過程,如何考核評價是其難點之一。我們嘗試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結合核心素養中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修養等三大維度進行四個層次的評估。
首先,最基礎的評價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即反應層次。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是否感興趣,教師選取的繪本、示例是否達到了引領學生閱讀興趣的要求。
其次,在學習層面,重點考核學生的記憶與閱讀量的積累。除了國家規定教學內容考試之外,關注學生課外閱讀的記憶程度和使用情況。
第三,在行為層面,重點考核學生日常行為習慣。
第四,在效果層面,重點考核在學生素養展示層面的結果。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 “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學生核心素養養成的關鍵環節,這需要每位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學習平臺。讓學生遠期發展和核心素養的養成,真正落實到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李余仙,王晶瑩.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項目概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