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霞
摘 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要積極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學生展開自我管理。樹立正面形象能產生榜樣激勵,展開主題沙龍有助于情感激勵,構筑常態積分能促進目標激勵,組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能促進角色激勵。這些激勵措施都能促進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關鍵詞:激勵機制 自我管理 初中班主任
激勵是一種能影響人的內在需求或者動機,能起到加強、引導和維持行為的作用。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充分建立其激勵機制,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動機加以激勵,促使學生能在學習和班級生活中發揮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實現自我。在建立了激勵機制后,可以發現,班級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班級風氣也得到了改善。[1]
一、發現正面形象,榜樣激勵
榜樣激勵指的是用榜樣人物的行為來激發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引起共鳴,進而起到正面引導的作用。我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就經常利用一些發生在身邊的先進事跡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從同伴的身上得到鼓勵和激勵,進而起到自我激勵的效果。
我組織學生進行“班級榜樣人物”的評選活動,學生可以根據一個月來班級中的好人好事選擇合適的對象,并進行提名活動。學生在提名的過程中要說出自己的提名理由,最后,再通過全班選舉的活動選出前三名,將其事跡編成黑板報,供其他學生了解并學習。如有一名學生在體育比賽中挑戰了自己,參加了長跑比賽,雖然沒有得到名次,但是其拼搏精神卻得到了全校同學的認可。于是,就有同學提名其為“班級榜樣人物”,稱其為“月度最堅持人物”。在評選中,大家也一致認為其精神值得贊揚,于是就選擇其作為學習的榜樣。[2]
除了由教師樹立正面典型以外,我還積極鼓勵學生從身邊的人事物中自主發現典型形象,然后從其身上提取出值得學習的事情。我每一個月組織學生評選一次“班級榜樣人物”,學生可以自主提名,并進行評選,同時思考如何才能向榜樣人物學習,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學生產生了見賢思齊的心理,起到了德育滲透的效果,學生更注重自己的行為舉止,起到了自主管理的作用。
二、開展主題班會,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指的是加強師生交流,教師和學生進行積極溝通,促使學生受到感動,進而產生精神上的滿足,自主進行進取努力。我在教學工作中經常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找到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然后展開主題班會的活動,在師生共同交流中給學生情感激勵,促使學生得到啟發。
在班級工作中,我發現不少學生沉溺于網絡,于是就組織學生開展了以“網癮”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學生可以說說自己每天平均的上網時間是多少,思考一下沉溺上網之后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我則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用話語啟發學生思考,如鼓勵那些想要戒掉網癮的同學:“其實老師也挺喜歡上網的,但是不能因為上網耽誤了上課啊。大家是怎么想的呢?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忘掉網絡呢?”這樣就鼓勵學生參與到了解決問題的討論中,學生可以相互出謀劃策,討論一下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有學生提出可以和同學一起展開自主學習,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等。
初中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心理上不大成熟,因此教師要持有寬容的態度,不僅關愛學生,還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我在主題班會中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學生融為一體,這樣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促使學生主動接受我的意見,這樣也能優化自主管理的效果。
三、形成常態積分,目標激勵
沒有目標,學生的前進就缺乏動力。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設置了常態積分,對學生進行目標激勵,通過獲得積分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量化考核。我從組織紀律、學習、體育、活動等各個方面設置了常態積分,在一段時間內考核一下,看學生的積分是否得到了進步。這樣就能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哪方面不足,有助于學生自治管理。
我給每一個學生設定了積分卡,并組織學生一起展開討論,說說要如何設定積分規則。學生從組織紀律、學習、體育、活動等角度入手,設定了積分項目。如有學生提出:“如果上學遲到的話,那就太不應該了,一定要扣分。”還有學生提出:“如果上自習課的時候說話,也要扣分。”學生還就此問題展開了討論:“那么如果在自習課上討論題目,是不是也算說話呢?要不要扣分?”我組織學生嘗試自主完善這些積分規則,然后在班級中展開實施。學生每天進行自主監督,進行扣分和加分的計算,每周總計一次,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3]
設置目標激勵的模式能對學生起到約束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同時也讓班級凝聚力得到提升。學生可以分析自己的積分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正,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展開自我管理。
四、參與班級事務,角色激勵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尊心,初中學生自尊心也很強,如果能得到同齡人的尊重,學生就會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展開自我管理。我采用了角色激勵的機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輪換當班長,給學生展示的舞臺,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成功。
我組織學生參加到“班干部輪換”活動中,以一個學期為限,每一個學期換一次班干部,讓班級中更多的學生都有擔任班干部的機會。在班干部輪換中,如果有學生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評,可以在該職位上再擔任一屆干部。在換屆選舉中,每一個候選人都要說說自己為何要擔任班干部,并說說自己在擔任班干部后會有什么具體的舉措。如在臨近考試的階段,學習委員的候選人就提出要在課余時間組織大家參加“自主學習會”,討論不懂的題目,該舉措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該學生順利地擔任了學習委員。
在角色激勵機制的促進下,學生認識到了班級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同時認識到班級要變得更好,需要每一個學生的努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更加熱愛班級,主動參與到自主管理中去。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積極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學生展開自我管理的活動,這能促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班級管理的主體,進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石潔.點亮學生心中的明燈——初中班級管理的目標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13(75):186-187.
[2]徐捷.中學班級管理績效評價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術月刊,2007(9):89-91.
[3]李國建.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嘗試[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