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霞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的教學重點已經從基礎知識轉移到對數學的應用能力上,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才是教學的首要任務,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方式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學生只會固化的套用數學公式,沒有形成正確的解題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沒有形成快速的解題思路。因此,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去設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真正掌握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夠有效利用數學技能去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一、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重要性
數學知識點中存在很多的難點,這些難點都會阻止小學生前進的腳步,所以教師就在教授小學生數學知識點的同時加強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讓小學生可以在日后更好的發展。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都是“灌輸式”教學法,一味在課堂中講述課本上的知識點,也沒有注重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而且教師講課的時候小學生就在自己的座位上聽課,不會對教師講述的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導致很多小學生都逐漸降低了學習數學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逐漸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提升,從而更好的教育小學生。
二、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有效方法
1通過問題導入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單刀直入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講解,沒有引入生動有趣教學內容。在此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做數學教材進行全面的發掘,以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數學問題的思考和探究,充分的利用多元化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再結合教學主題來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思考和分析。這樣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思想轉換的空間,從而使學生快速的進入數學課堂學習狀態。
例如,在進行“倍的認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數學問題:“什么是倍?”,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和理解來進行思考,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倍數”的感知。然后,教師在提出生活問題:“桌上一共有3根胡蘿卜,6根白蘿卜,白蘿卜和紅蘿卜有什么關系?”、“用3根小棍片可以擺成一架飛機,擺成3架需要幾根小棍,10個小棍可以擺幾架飛機?”,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嘗試用一些數據進行計算。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計算結果來進行“倍”的概念和定義的講解。
2通過教學情景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存在著相對較強的好奇心,但自身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相對較弱,在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往往很難掌握具有一定難度的知識,更別提靈活的運用知識來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了。基于此,教師可以充分引進先進的動態教學技術,利用圖片、音視、視頻、動畫等的元素,為學生構建集生動性、趣味性、娛樂性、探究性為一體的數學課堂教學情景,結合教學內容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身臨其境的進行學習和思考。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PPT課件向學生播放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和硬幣,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辨別。然后,再為學生構建生活情景“琪琪到超市買東西,超市當中的糖果是每個售價0.9元,鉛筆每支售價1.0元,牛奶每盒售價2.55元,彩色卡紙每盒售價0.98元,文具袋每個售價5.73元。琪琪帶了10元錢可以買多少東西?有幾種付款方式?”,教師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閱讀,提取其中重要數量關系,并根據要求來進行多樣化的思考和練習。在這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穿插一些1元=10角,1角=10分等知識點的講解,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人民幣的換算單位。
3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通常情況下,班級當中的小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數學水平、興趣愛好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課堂教學當中,如果教師利用統一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往往很難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還會增加班級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數學能力的兩極分化。基于此,教師可以充分地引入先進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具體層次之后,將6~8個學生劃分和童薇合作學習小組,并為小組學生安排相關的學習任務和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在進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小組學生總結已學過的乘法知識,并在課堂上進行交流,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進一步的提出數學問題:“一盒彩色粉筆有12支,桌上有4盒彩色粉筆,一共是多少只?”,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利用加法或者乘法來進行計算,并將學生的計算過程或結果進行對比。然后,再讓學生思考“12×4是什么意思?”,向學生演示豎式計算的方法,并進一步結合教材進行多位數乘一位數知識點的講解。
4通過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小學生想要學習好數學知識點,不能單單依靠教師在課堂中對于知識點的傳授,還需要學生養成探究的好習慣。很多小學生都對問題有著極大的好奇心,這是小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因此小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便可以更好的發現問題,并采用適合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很多小學生并沒有注重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教師也沒有開展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至于小學生不能學習好數學知識點。所以為了改變現狀,教師便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小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數學規律。
結束語
教師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轉變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轉變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的本質。除了對數學基礎知識的傳授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幫助學生建立終身學習的優秀品質,實現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四花.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現狀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1):192
[2]楊懷洲.提高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有效策略[J].名師在線.2019(1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