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艷霞
摘 要: 教育的創(chuàng)新源于問題,問題的提出有助于更好地推動教育的開展。只要啟發(fā)得當,學生就能夠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提出問題,而且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比教師主觀設計大大小小的問題更能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引導學生提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引導;自主提問
教育的創(chuàng)新源于問題,問題的提出有助于更好地推動教育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否提出有效的問題,不僅決定著教學成果的優(yōu)劣與否,同時也對教師了解學生、開發(fā)學生智力以及調動課堂氛圍等方面起到關鍵性的影響。由此可見,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出有效問題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該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呢?以下就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提問的具體措施。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提問的措施
1. 突出提問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學實踐證明,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能夠主動提出問題,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但需特別注意的是,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才能獨立發(fā)現問題以及提出問題。在此過程中切勿急于求成,教師要結合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和教學目的設置突破學生的原有認知但未超出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這樣可以強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以此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同時還能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時,可采用生活化的例子,或者通過講故事、知識競賽、教學游戲等學生喜歡的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除此之外,對于那些敢于提問的學生,教師要對其及時地表揚,并耐心地回答學生的問題,哪怕學生提出的是過于簡單甚至荒誕幼稚的問題,教師也要對其予以鼓勵,絕對不能嘲諷學生,或者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特對是對于那些學習較為落后的學生更應側重,通過鼓勵學生來突破學生對提問的心理負擔,從而讓學生能夠大膽主動地提問,以此來增強學生的提問自信心以及學習的動力。
2. 創(chuàng)設鼓勵學生尋找問題。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1)尋找字眼。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這一課時,學生問:①曹沖是誰?②為什么要稱大象?③怎樣稱象?對課文內容諸多的問題引起了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了學生探索問題答案的興趣。學生帶著尋找答案的心理,就能將注意力充分地轉移到課堂學習中來,從而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抓重點詞句。在學習《不懂就要問》這一課時,抓住這一課的重點句子:后來,有個學生問孫中山,“你向先生提出問題不怕挨打嗎?”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學生會據此提出:①孫中山問了什么問題會挨打?②從“不懂就要問”可以看出孫中山是一個怎樣的人?(3)揭示矛盾。例如在《十里長街送總理》中有這么一句:“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可據此引發(fā)學生思考:這位老奶奶因為什么原因感到焦慮,為什么在焦慮的同時又能耐心的等待,這句話矛盾嗎?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教師可在一旁進行引導,為學生指點迷津,使學生的思想從謬誤走向正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 倡導主動參與提問。新課程的教育目標提出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fā)展,而教師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人。同時還要求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提問,并及時給予提問的學生鼓勵與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被贊美的愉悅感,進而提升學生提問的自信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問題情境后,要留下一些等待的時間供學生思考,使學生充分明白“問題”與目的,判斷“問題”與目的所涉及到的知識點,當學生搞清楚這些后,才能進行提問,其等待的時間要根據問題的難易及學生的把握情況而定。且提問的機會要均衡的分給每位學生,還要全面調動學生提問的積極性,盡量讓學生能夠自主地提出問題。其主要是由于在小學階段,通過學生的自主提問能夠在極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教師也可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判斷出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如果學生能夠提出具有代表性高質量的問題,則說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較好;反之,則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加強學生對問題的把握能力。
4. 啟發(fā)尋找課外問題。據現代教學論研究發(fā)現,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而在于學生能否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提問能力的重視,且要積極鼓勵學生不斷提出新的問題,并促使學生帶著問題走出班級,在生活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啟發(fā)學生提問對于提高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突出提問環(huán)境、鼓勵學生尋找問題、倡導主動參與提問、啟發(fā)尋找課外問題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提問,這樣不僅能在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性,主動探索學習的奧秘,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武云霞 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才智,2018,(33),165.
[2]胡群 基于“三學三展”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策略淺釋[J]. 小學教學研究,2018,(2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