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祎
【摘要】 ?工作場學習是個體在真實情境中的一種參與式實踐過程,同時也是個體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在與情境的互動中形成知識、技能、觀念等智能的深層次提升的過程。工作場學習對于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價值在于獲得具有真實境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習得工作的倫理與文化、實現工作的主體意義。基于此,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應與個人經驗及生活世界相融合。
【關鍵詞】 ?工作場學習 英語教師 專業成長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4-005-01
一、“工作場學習”的內涵透析
工作場學習,也稱工作場所學習、職場學習、在工作中學習,其英文語詞為“workplace learning”。從字面上來看,工作場學習可理解為“在工作的場所進行的學習”。近年來,這一源自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概念已逐漸發展成一種特定的學習形式,并衍生出了特定的學術內涵。
澳大利亞學者比利特是工作場學習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在他看來,工作場學習是一種在參與真實任務中獲得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成長路徑。之后,比利特分別針對三種不同類型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意向性知識)的習得過程,對工作場學習作出了更為深刻的論述:對不同知識的理解與建構必須是個體在參與實踐、從事日常工作活動中獲得的,而絕非是在特定的正式學習(職前教育、在職培訓等)中實現的。由此,工作毋庸置疑地成為學習的一部分,而學習也必然是工作的一部分。英國學者菲爾德有著與比利特相似的見解,不過,菲爾德更多關注的是技能,因此,他所理解的工作場學習是學習者在工作場所中發展工作能力的學習方式,而所謂的工作技能通常包括技術性技能、管理性技能、以及適應文化環境的技能。可以說,不管是知識還是能力,其實都是對學習結果的一種表征,而其實質都是想表達在工作中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意義。正如我國學者李飛龍對工作場學習核心內涵的闡釋:首先,工作場所是一種學習情境,工作場學習即是個體在此種學習情境中的一種參與式實踐過程;其次,工作場學習需要個體充分發揮主體能動性,在與情境的互動中形成知識、技能、觀念等智能的深層次提升。
二、工作場學習對于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價值
實踐即學習,學習即成長,這是工作場學習最為核心的旨意所在。近年來,隨著世界范圍內“教師專業化”運動的興起,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理念正在發生巨大轉變,其重心呈現出明顯的下移傾向。與過往更多地關注如何讓英語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特定的思維意識、系統的知識內容、程式化的方法技能相比,當下的英語教師專業成長更加重視教師自身、教育情境、關鍵事件等實踐要素的關鍵作用。因此,工作場學習的核心旨意與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的最新理念是內在一致的,其對于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價值。
首先,工作場學習有利于獲得具有真實境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對于某種專業工作而言,許多復雜重要的知識與技能依然需要通過不斷地觀察、模仿和實踐的過程非正式的學會。而如果不考慮這些知識與技能的社會-文化境脈,即意味著它們可以從工作場域中抽離出來,成為一種獨立的教學模式而廣泛地應用于專業人員的培養活動中,事實上,傳統的英語教師教育正是這樣做的。然而,這種近乎外鑠論和群體論的方式因難以有效解決英語教師專業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而備受詬病,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轉向的根本緣由也正在此。那么,工作場學習對專業知識與技能有何意義呢?近期的研究給出了答案。在工作場所中,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展既是一種個體的行為同時也是一種集體的實踐。
其次,工作場學習有利于習得工作的倫理與文化。對于如今的英語教師而言,與教學工作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展已然不是其專業成長的唯一指向。他們需要與工作中的他人、組織、環境交往,以生成屬于英語教師職業的文化歸屬。而工作場學習正是這樣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它是個體與工作世界的互動、相互轉化和相互影響的進程,進而重塑著個體對工作的觀念與意識。
第三,工作場學習有利于實現工作的主體意義。英語教師的專業成長還體現為其對自身身份的認同與建構,而這一過程同樣是一個與外界環境互動協商的過程。專業身份的認同與建構實質上就是賦予某些專業行為以意義的過程。而工作場學習對此的價值則體現在,通過真實的實踐活動,發現個體與自我經驗、與外在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以及對自我經驗與外在世界予以意義的理解,這就是一個持續不斷地實現主體意義的過程。
三、工作場學習視域下的英語教師專業成長策略
工作場學習研究的發展推動了人們關于個體專業發展的新理解,那么,基于工作場學習視域審視英語教師專業成長,又該遵循何種路徑與策略呢?
首先,工作場學習力圖展示、恢復知識獲得過程中被懸置的個體維度,意味著知識是與個體的自我經驗交織在一起的,意味著求知過程中體驗、經歷的在場。因此,英語教師知能的成長應觀照英語教師個人系數,充分考量其自我在與環境的交互中對知能的理解、創造、轉化與生成。
其次,除了個體維度,工作場學習還特別強調專業知能的情境性和生活維度。這意味著專業知能并非是外在的、固化的機械之物,而是融于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一方面,我們應從生活世界出發,將真實生活中的問題統整為亟待英語教師依靠專業成長解決的現實問題,進而相關的專業知能便成為英語教師謀求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待探究、待學習的自然問題,從而專業成長成為英語教師安身立命的內在驅動力,其通過一系列真實問題的解決,不斷實現專業知能與自我生活世界的聯結融通,進而實現文化適應與身份認同。
[ 參 ?考 ?文 ?獻 ]
[1]海倫.情境中的工作場所學習[M].匡瑛,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李茂榮,黃健.工作場學習概念的反思與再構:基于實踐的取向[J].開放教育研究,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