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紅
【摘? 要】美術區域活動是開展幼兒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有利于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尊重幼兒的教育主體性,增強師幼互動和同伴互動。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支持是保證活動高質量、高效率開展的基礎,教師支持的時機、形式、內容等都對幼兒美術活動的開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本文將重點探討教師如何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給予有效支持,在教師支持下提高美術區域活動質量,著力培養幼兒的美術核心素養。
【關鍵詞】幼兒美術;區域活動;教師支持
一、教師支持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的作用
(一)為幼兒美術區域活動提供環境支持
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能夠為幼兒提供更適宜的環境支持,從區域環境設計到布置、優化,教師可以結合活動主題和幼兒的能力特點選擇更科學的空間,在材料投放中突出個性化、啟發性、支持性特點,以此體現環境育人的作用,讓幼兒在區域環境下更好地開展美術活動,以環境支持為切入點,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幼兒園美術區域活動提質增效。
(二)為幼兒美術區域活動提供智力支持
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觀察、紀錄、分析,找準合適的契機介入活動,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比如在幼兒不知道如何進行下一步操作的時候,教師及時介入提供支持,能夠保證美術活動的流暢性和連續性,幫助幼兒解決困難,提高幼兒的繪畫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教師所提供的智力支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支持,也就是教師直接幫助幼兒解決問題;一種是間接支持,也就是教師利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幫助幼兒解決問題,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要視情況選擇相應的智力支持形式,盡可能多給予幼兒間接支持,以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自主實踐能力。
(三)為幼兒美術區域活動提供情感支持
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情感支持能夠讓幼兒對活動保持信心,從而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美術學習和創作中。在教師的支持和引導下,能夠建立起良好的師幼互動和同伴互動,從而培養幼兒的協調合作能力。教師的情感支持能夠讓幼兒獲得正向肯定,進而催生幼兒積極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態度,從而使幼兒在美術區域活動中獲得更美好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彰顯美術區域活動的人文價值。
二、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支持存在的問題
(一)被動支持
一些教師對美術區域活動中的教師支持存在誤解,認為區域活動就是讓幼兒自己完成,教師只需要做好材料投放、維護現場秩序就行,這樣的片面認知造成美術活動中教師成為旁觀者,很少主動參與幼兒活動,多數情況下都是在無法順利進行時才會提供被動支持,這種形式的教師支持會影響區域活動的連貫性,幼兒參與美術區域活動的積極性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二)強行支持
教師為了保證美術區域活動順利進行,會提前進行各種預設,希望通過教師支持和提高區域活動效率,所以教師事無巨細都要參與和介入,為區域活動強行提供支持,這樣的方式往往會束縛幼兒的行動和思維,雖然教師的目標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美術創作,但是強行支持容易適得其反,影響幼兒在此區域活動中的有效性。
三、教師支持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的有效應用
(一)關注環境和材料支持,突出美術區域環境創設特色
環境和材料支持是教育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的支持基礎,在美術區域環境創設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理解認識特點等布置區域環境,區域范圍要分配合理、光線適中,可以和閱讀區相鄰,但是要遠離比較熱鬧的音樂、表演和建構區,這樣能夠為幼兒提供相對安靜的環境,避免周圍過于喧鬧影響幼兒的注意力。也可以鄰近水源,方便幼兒在區域中調制美術材料。在活動材料支持上,教師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和動手能力的材料,適當增加低結構材料、自然物的收集投放,這樣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實踐能力,讓幼兒有更廣闊的發揮空間。比如在美術區域活動中,幼兒進行“農家樂”的創作。教師要充分體現區域活動特色,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如玉米棒、黃豆、開心果殼、松果、干樹葉、干樹枝、各種硬度的紙張、超輕黏土等,將這些材料放在架子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主發揮,用這些材料創作出《有趣的果實畫》《快樂小農家》《勞動的收獲》等。教師只需為幼兒準備好工具和材料即可,在幼兒掌握操作過程后,具體實踐環節就要放手讓幼兒去完成,這樣的區域活動形式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隨時發現幼兒是否需要幫助和支持,從而及時采取支持措施,保證區域活動順利進行。
(二)智慧支持,教師支持并非多多益善
美術區域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因此在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就需要教師在提供支持的時候找準時機,如果支持介入過早,就會削弱幼兒自主思考、自主實踐的能力,如果支持介入過晚,又會影響幼兒的美術活動信心,所以,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支持的時機,為幼兒預留更好的思考和實踐空間,不能全盤包辦區域中出現的所有問題,而是要啟發幼兒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智慧支持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在《我的家鄉》主題背景下美術區域中,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所見所聞創作《燕尾屋》,有些孩子的線條總是畫歪或者彎曲,試過幾次之后信心很受打擊。面對這種普遍性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孩子們自由組成小組,一起想辦法:“我們一起想想辦法,看看有什么工具能幫我們把線條畫直。”孩子們一邊觀察思考一邊嘗試,想出了不少辦法,比如用繪本的一條邊當“尺子”,這樣畫出來的線條也是筆直的,或者比照畫筆的筆桿畫出直線……這時候教師要適時鼓勵:“你們真聰明,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太棒了!”幼兒在教師的支持和鼓勵下,實踐積極性會更高,而教師有選擇性地支持正體現出教學智慧和支持技巧。
(三)顯性支持和隱性支持并用
在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支持又分為顯性支持和隱性支持兩類。顯性支持顧名思義就是為幼兒提供直接的、明顯的支持,比如在區域環境創設、材料投放、回答幼兒提出問題、幫助幼兒解決問題等,這些都是顯性支持。隱性支持則滲透于幼兒美術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以啟發、誘導、點撥的形式給予幼兒支持,從而鼓勵幼兒主動思考、主動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的手腦并用能力。隱性支持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更有利于啟發幼兒智慧,讓幼兒更好地投入美術區域活動中。比如主題活動《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中,幼兒需要結合自己的想象在美術區中設計一只自己喜歡的小青蛙形象,教師可以向幼兒綜合展示可用的材料,如橡皮泥、彩筆、折紙等,幼兒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材料,可以是泥塑,也可以繪畫,也可以撕紙,教師為幼兒展示不同美術材料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隱性支持的過程,幼兒有很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同時也有利于幼兒創造力的發揮。
(四)教師支持幼兒協調合作
美術區域活動中很多項目都可以通過幼兒合作學習來完成,因此,在教師支持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怎樣在美術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意見,聽取他人的建議,共同完成任務。一般情況下,在幼兒合作中教師支持主要體現在協調幼兒之間的合作關系、分配任務、明確合作責任等,同時,在幼兒合作過程中,教師要起到協調引導作用,如果幼兒出現意見分歧導致活動無法正常進行,教師則要及時調解,保證活動秩序,引導幼兒有效合作,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支持的作用,保證美術區域活動正常進行。
四、結語
在美術區域活動中,教師支持有著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教師掌握支持的時機和程度,尊重幼兒的活動主體性,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給予活動支持。教師要關注隱性支持作用的發揮,盡可能不要直接幫助幼兒解決問題,而是在支持的過程中給予幼兒啟發和引導,培養幼兒自主思考、自主實踐的能力,讓教師支持真正成為優化美術區域活動的助力,促進幼兒美術素養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晉張心筑.幼兒美術欣賞活動中教師的引導式提問[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