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斌
摘 要: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對一個人的學習的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處在學習階段的初期階段——小學而言,這個階段是塑造學生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對學生今后的初高中以及大學的學期影響深遠,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關乎一個人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本文以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的教學為例,探討和分析當前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適宜且可實施性強的對策策略,旨在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興趣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為興趣習慣在小學教學中培養策略相關的研究給予一些思考和方向。
關鍵詞:興趣習慣;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興趣和習慣培養的黃金階段時期,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并且隨著新課標改革在我國的不斷推廣,對小學的教學質量標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規范,更加重視對于學生興趣和習慣的培養,這一要求是與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征相一致的。數學與其他學科的差別在于它對于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和抽象性的要求更高,學生自身需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因此,相較于其他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遭遇更多的挫敗感和失落感,尤其是對于這些剛開始系統學習數學學科的學生而言。那么可想而知,遭遇挫敗感和失落感的學生必然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會遭受一定程度甚至重大程度的打擊。經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降低,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最終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和成長發展。
1.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現狀問題
1.1教師教學過于注重學生的知識教育,忽略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對理解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所以需要對它的而教學方式方法區別對待,僅僅如其他學科一樣依靠死記硬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行不通的。但在現實的情況中,一些教師只注重要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所以往往會采用直接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欠缺對學生個體本身的思考。同時教師本身的教學思維方式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上,機械式、死板式的授課給學生,完全沒有培養學生興趣習慣的思維模式。并且一些教師缺乏身為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為自己做好傳授知識的任務即可,完全不會為學生的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做過多的思考。在這些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采用下,學生自然無法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久而久之,學生在學習數學這個學科時發自內心的進行抵觸。
1.2教師教學方法過多關注課本,欠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經常將課本作為核心講解要素和內容。雖然,課本內容是經過精心設計和編寫的,教師對于其過多關注也是值得理解的。但是在21世紀的今天,社會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對學生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將課本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教師,需要的是在將知識授予學生的過程中,自然建立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習慣,關注的是學生的長期發展以及未來能夠為社會、國家做出的貢獻。但在如今的境況中,一個只是專注課本知識的教師是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未來的小學教師是具備能夠有效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的能力。為數學的教學注入實踐的力量,可在無形中培養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度。
2.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興趣習慣培養策略
2.1教師課前精心備課
作為負責任的一名教師精心備課是最為基礎的要求,也是最低層次的要求。同時,身為小學數學學科的一名教師應該主動學習和掌握新時代對于數學教學的要求,結合數學的教學大綱并依據小學生學習的特點來設計自己的課堂授課體系,力求最大化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基礎上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比如小學年齡段的學生普遍對于知識都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一學習特征將小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游戲等穿插著知識向學生進行授課,這樣就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也愿意繼續學習數學,同樣教師自身也收獲了教學展示效果,達到共贏的目標。
2.2教師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方法
小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首先在思維上進行變革,主動求變,明白良好的習慣對于學生提升自我的潛在巨大影響。同時也應該熟知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通過日積月累塑造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時在樹立這一思維觀后開展教學任務。具體的措施是為了使得自己的課堂教學更具有系統化、規范化、合理化,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的最初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預習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然后每節課都設置師生互動環節,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及時進行解答,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最后在每節課的剩余幾分鐘帶領學生總結回顧課堂所學知識,鞏固學生的學習情況。
2.3實現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興趣和習慣的建立是最佳的階段和關鍵時期,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充分結合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授課。并且最后能夠將數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嘗試舉一些通俗易懂、生活中常見的案例進行授課,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潛移默化地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根據數學的學習章節來設置實際上的安排,依據學生的愛好開展。
3.結語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興趣和習慣培養的黃金階段和關鍵時期,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著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同時數學是一門對理解能力要求很高的學科,所以需要對它的而教學方式方法區別對待。在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教學過于注重學生的知識教育,忽略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教學方法過多關注課本,欠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等問題,需要教師課前精心備課,優化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實現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等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譚勇.探討學生數學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策略[J].南北橋,2019,(7):177.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7.177.
[2]孫廷會.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J].新課程·上旬,2019,(6):186-187.
[3]吳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數碼設計(上),2019,(5):122.
[4]白俊萍.小學數學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教學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13):306.
[5]汪曉敏.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提升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9,(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