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鯤鵬
摘 要:美術創作是形象思維。應通過激發小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能力。文章結合自身的實踐淺談了小學生美術創造力培養的點滴體會。
關鍵詞:小學美術;創造力;培養
指導小學生繪畫創作,很重要的是要從小學生心理特征出發,教養小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美術創作是形象思維。應通過激發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想象和創造能力。這個過程,重要的是對學生藝術創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學生,啟發小學生對美的興趣和感受,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尊重學生神奇的幻想。
如老師要求孩子們創作一幅《救救大熊貓》的畫。一個孩子在畫面上畫出一只大熊貓在哭,一群小朋友圍了過來,有的送蘋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另一小學生異想天開,畫了一個豬形的“撲滿(儲蓄罐)”,上面帖了紅紙,與上“寄給大熊貓收”,還帖上一張郵票。真使人意想不到。發掘這種天真奇妙的創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神奇的幻想,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看問題,就會在他們心靈中挖掘不盡的美的寶藏。畫出生活中最美好的東西。
不可忽視,讓孩子學會自己造型。孩子畫畫,開始往往是畫小孩,他們總是先畫一個圓圈,這是一個頭,再畫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講故事,作用可大呢。又點上兩小點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樣重要。再刷刷幾根頭發。這就是他腦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他們往往疏忽了的。如一豎是身體,二橫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個手指頭是不會弄錯的,兩腿和腳就只有兩豎和兩個小圈兒了。
看到這里,我們首先要夸獎:“畫得好!”鼓勵他這樣畫下去。千萬不能說:畫得一點也不象,這樣會扼殺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幼小心靈總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支持。而小學生認識形象,不會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孩子不能理解的東西,大人不能操之過急,強迫接受,這樣就會引起小學生的厭煩,減退畫畫的興趣。在啟發小學生創作熱愛祖國為主題的繪畫時,教師啟示以愛國旗為題。這時,孩子紛紛舉手,說要畫國旗。一個孩子提問:“能不能畫降旗?”教師問:“為什么?”原來他記憶起去年學校中曾發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幾個紅領巾看見操場上國旗還沒降下來,他們冒雨下了國旗。他想畫這個場面。這是很好的設想,教師鼓勵他進一步構想,這個孩子畫了三個紅領巾冒雨降旗,并將教學樓,操場上的籃球架、雙杠、單杠等都畫了進去。教師提示:這樣畫太龐雜了,主題不突出,繪畫就是要畫出生活中最美的東西。象教學樓、籃球架、雙單杠和降國旗愛祖國有什么關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見,畫面只剩下三個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桿繩索,天上正下著大雨,并題名《下雨了》。畫面集中,形象單純,主題突出。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
為了開拓孩子們的眼界,教師要求家長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帶孩子出外寫生,到公園小學生游樂場、動物園、馬路、風景優美的地方寫生,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豐富孩子的創作。一次我帶著孩子參觀盲童學校,那兒環境清靜,一塵不染,綠樹成蔭,真如到了一座大花園,看到盲童在這里的學習生活,處處有人照料,健康愉快地成長。更使孩子們驚奇的是他們還能以手代目,進行雕塑,刺繡等藝術創作,甚至還能學習推拿醫療技術為人民服務,充分體現在祖國的懷抱里,殘廢人生活幸福,使孩子們很愛感動。他們回來后,立即創作了《推拿》、《勤學苦練》等作品,并獲得好評。
在表現形式方面,孩子臨摹畫冊也是一種學畫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畫活的東西,多觀察,多寫生,自己選材自己造型。同時要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不能單畫一種畫,要讓孩子廣泛涉獵,包括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油畫、臘筆畫等等。經過多種實踐,可以豐富孩子在造型、創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現能力。對于小學生畫畫的興趣,要注意“留有余地”,愛護他們的積極性,不能讓他們畫厭了。小學生時期要以學文化為主,每天可有一定時間畫畫,保持他們精力旺盛,畫興不衰。熟悉小學生的美感情趣。
小學生崇拜英雄,崇拜解放軍,哪個孩子不喜歡學解放軍!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畫著:五個孩子騎著馬,一個舉著紅旗,第二個吹喇叭,第三個提著小木槍,第四個端起步槍瞄準,第五個還高舉著大刀!嘴里還喊著“達、達底達、沖呀!”這不是一面在游戲,一面在創作嗎?我們的責任就要從孩子“畫畫”的游戲中去啟發、誘導,使小學生對畫畫的興趣和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如果以成人的透視、比例等去要求小學生,小學生力不能及,必然會打擊孩子的畫興。作為輔導教師,有必要蹲下來和孩子同一視平線,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畫得是否真有道理,而不是武斷的改這改那,有時成人看來“不完善”、“不正確”的,恰好是小學生天趣之所在。今天我們看到有些小學生缺乏真趣,往往是成人過多干涉的結果。尊重孩子,愛護童心,是小學生畫指導者應有的素養。
小學生畫指導者不僅是一位美術愛好家,也應是小學生心理學家。
參考文獻:
[1]鄧福星,程明太著.美術教育學.98頁,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2][美]羅恩菲德.創造與心智的成長[M].4.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