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常雄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尤其如此。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中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處于這一氛圍中可以更加用心地學習數學,有利于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本文簡要探析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教學課堂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的課程內容以及其問題的提出與解決等,都是利用了一定的情境創設。小學生由于年齡等方面的原因,身體與心靈等方面還不夠成熟,無法做到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利用情境的構建可以營造出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小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再此環境中,小學生學習效率也會進一步提高,更利于小學生掌握數學的知識內容。使用情境教學法,使教學過程由原本單一與枯燥的數學課堂轉變成了形象與生動的數學課堂。
一、生活情境構建
生活情境的構建與新課改的目標是不謀而合的,在新課改中也提出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運用理論結合實際生活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課程知識與內容。在生活化的情境構建中,教師要主動地在生活中尋找能夠參與生活情境建立的實際事例,使學生可以將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的樂趣互相結合,積極并且自主地探索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教學中心是數學知識這一原則不會改變,但是教師要合理地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那么在創設生活情境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例如,在講述認識圖形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提問: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哪些圖形呢?學生通過平時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可以回答出,教師里的黑板與課桌都是長方形的,鐘表是圓形的,窗戶上的玻璃也是長方形的。教師構建合適的聯系生活的實際事例,學生通過對事例進行思考,不僅思維得到了全面的打開,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知識,更加清晰地認識數學。
二、故事情境構建
小學生在此年齡階段好奇心比較重,生活經驗比較淺,思維比較單純。教師在對他們進行教育時,可以針對課堂情況捕捉小學生的心理狀態與訴求,再通過適當的故事放松他們的心靈,通過有趣的數學故事可以重新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小學的應用題一直是小學生認為的難點內容,教師在講述應用題時構建有趣的故事情節,將復雜的應用題簡化,不易理解的應用題通過有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例如,有一個水池可以裝100L水,水池中每分鐘有12L的水流入,每分鐘有7L的水流出,問多長時間水池可以裝滿水?教師通過此類應用題可以簡單創建一個有趣的生活小故事,如每分鐘流入12L水的說法可以改為噴泉每分鐘噴出12L的水,將單一的介紹引入一定的故事情節,也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教師也可讓學生自己開動想象力,豐富應用題的故事內容,通過有趣的故事情節,可以讓學習氛圍更加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操作情境構建
數學知識具有嚴密性和邏輯性,運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同樣可以將數學理論的知識變得實際化,學生學習時由全部的理論學習向半理論半實際的方式轉變,數學的學習是需要與生活實際進行結合的。通過實際操作的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踴躍參與進來,提高課堂授課時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述長方形的對邊是相互平行時,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畫出一長方形,接著指導學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也畫出一個長方形,教師與學生講述兩條線平行的基本條件與特征。讓學生通過自己實際的動手過程,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平行長方形的特征,教師在課堂中通過指導學生實踐,可以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同時在操作中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印象。
四、結束語
我國教育的革新,不僅對課本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也加大了對教師的要求,教師在教育學生時需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實現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培養。教育方式的改良與新課改的互相融合,使學生成長的過程更加全面。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給數學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此種教育方式下,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加強,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也有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范士鋒,張靜.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43(7):41-41.
[2]陳亞萍.探究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法使用策略[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4(8):17-18.
[3]黃小平.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的設計與教學方法之探索[J].新課程(中),2017,19(7):26-27.
[4]向全明. 基于情景教學法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71(1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