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輝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逐漸日常化,促進了教學模式的巨大變革。近年來,我國對高職教育日益重視,高職課堂教育引入多媒體成為改革教學模式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本文從高職教學角度出發,探討了
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結合,以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設計;高職教育;多媒體技術
引言:
我國向來十分重視對教育業的投入和改革,但高職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發展中的缺口,極少受到政府的重視和幫扶。近年來,政府和企業都逐漸開始意識到高職教育在解決就業問題、提高社會生產力上的重要性,開始不斷加強對高職教育的投入力度,高職教育學校也如雨后春筍般涌出。我國一直提倡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僅是因為教學配備日益先進,更是因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加之高職教育的特殊性,改善教學模式更是重中之重。高職學生普遍年紀較小,所以自主性較差,理解能力也較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引入有趣新穎的題材,播放生動有趣的紀錄片或相關知識的視頻,使學生在玩中學習,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利用更有吸引力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一、高職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多媒體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專業的操作能力,經驗不足
多媒體技術走入高職教育的課堂時間并不長,大多數高職教師對于各種多媒體設施設備的認知存在一定的缺陷,從而導致教師無法合理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課堂教學。高職教育一直是教育業的一個弱勢缺口,在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設備上均存在明顯不足,高職教師大多水平有限,對多媒體的使用也會受到很大限制,無法將多媒體設備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由于教師經驗不足、專業水平低下和多媒體技術應用時間較短等原因,高職教育信息化教學設計仍然存在許多缺陷,多媒體技術應用仍然不全面,從而導致高職教育教學模式變革進度緩慢,阻礙了信息化教學設計和多媒體技術在高職教育中的發展[1]。
(二)教學資源分配不均勻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高職教育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資源分配極不均勻,一般的職業學院教學資源有限,設施設備相對落后,普通高校的教學資源相對優于職業學校。政府對于職業學校的幫扶力度相對較小,職業學校必須靠自身的努力來進行信息化建設,難度相對較大。正因為如此,職業學校的教學設備遠遠無法當前教學需求,嚴重阻礙了教學的進度和教學模式的改善,阻礙了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發展進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高職教育的重要性,也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和教學資源投入高職教育學校,但政府對高職教育學校的資金投入仍然不充足,導致職業學校建設不完善。例如,在大多數高職教育學校里,并不是每個教室都有多媒體設施設備,許多實訓教室內仍然設備稀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2]。
二、高職信息化教學設計多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優點
(一)化靜態為動態
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大多為課本上的靜態內容,學生只能根據想象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抽象動態圖,不便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理解和思維發散。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化靜態為動態,將音頻、視頻、圖像、文字結合起來,方便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比如在禮儀課上,同學們不僅能從書本上了解禮儀的基本內容,還可以從視頻上進行直觀觀看,跟隨視頻教學進行模仿學習,使學生切實的感受如何正確使用站姿、蹲姿、坐姿等禮儀行為。
(二)化困難為簡易
信息化教學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將抽象化為生動形象,將復雜困難的內容轉化為直觀簡單的內容,更有利于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教師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提升教學質量,還能開闊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成績,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型人才。
(三)操作簡單,方便快捷
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講,多媒體教學具有容量大、信息量豐富等優點。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結合運用,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到更多信息,將時事熱點與課堂相結合,將更多相關信息引入課堂,節約了教師通過書本收集資料的時間,將更多精力集中于課堂,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學生也可以通過教師提供的信息,以點連成線、由線連成面,發現知識的連接點,不斷拓展知識范圍[3]。
三、高職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發展策略
(一)加大教育資金投入,改善教學環境
職業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善是阻礙高職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媒體技術應用的主要原因,而造成職業學校硬件設施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財金投入不充足。因此,政府應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改善高職學校的教學環境,投入更加先進的教學設備,為高職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多媒體技術應用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
(二)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領導者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是改善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在普通高職學校內,高職教師的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范圍較小。高職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使得教師能夠靈活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時也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案,從單一的灌輸方式轉變為交互學習的方式,積極倡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化被動為主動。教師要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轉變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信息化教學設計,打造靈活新穎的教學課堂[4]。
四、結束語
互聯網技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現代網絡信息科技的發展為信息化教學設計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提供了發展契機。高職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學環境,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對高職教育的關注力度,加大資金投入,與職業學校共同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型人才。教師應該將信息化技術教學當作一項基本技能,實現教學有方法,授業有謀劃,解惑有策略。
參考文獻:
[1]馮健高. 高職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過程與方法——以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為例[J]. 繼續教育, 2017, 31(10):45-47.
[2]許洪巧. 教師信息化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17(06):116-117.
[3]王靜. 基于多媒體技術下教學系統設計研究[J]. 微型電腦應用, 2018, 34(09):104-105+111.
[4]周晶晶. 基于信息化教學大賽的高職信息化教學的設計與思考[J]. 納稅, 2017(30):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