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梁
摘 要:課堂,是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也是師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增進彼此感情的主要平臺。在教學過程中,師生要共同努力,發揮自己的余熱,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為構建高效課堂做出貢獻。本文以初中數學為例,并結合筆者自身教學實踐,對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談幾點個人想法和意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 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063-01
隨著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發展,傳統的教學習慣已經不適合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它不僅與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相悖,還制約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已經刻不容緩。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行為特點,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課堂數學,以此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
1.注重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最開始的階段,對一節課能否順利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良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將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數學學習當中。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環節,讓學生在課堂開始之時就對所要學習的新知識產生較大的興趣,為高效課堂構建奠定基礎。
例如,以“科學計數法”為例,為了使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從課下的游戲當中收回來,并保證這一節課能順利開展,在講述教材內容之時,我沒有直接進入授課內容的主題,而是先向學生提問到:之前,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100萬有多大,那么大家在生活當中有沒有見到過比100萬還大的數呢?下面,我們來看幾組數據:太陽的半徑大約為696000000米;光的速度大約為300000000米/秒;中國人口大約有1370000000人等,大家能讀出這些數么?我們知道生活當中比100萬大的數不止這幾個,但是,這些數字較大,寫起來比較麻煩,你們有沒有簡單的方法來表示它們呢?讓我們走進科學計數法,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這樣,教師通過課堂導入環節,不僅使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還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創建教學情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通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教師不遺余力地為學生講解教材知識,學生也很認真地聽教師講述教材內容,而且在課外學習之時,學生也會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數學學習之上。然而,即使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數學學習,學生的數學成績依舊不太理想,如此長期發展下去,學生會比較恐懼數學學習,并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不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而情境教學法,因其可以為學生呈現一個熟悉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學生的身心不由地放松下來,并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厭惡,深受廣大師生的喜愛。將其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當中,不僅可以將教材當中復雜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使學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還可以為構建高效課堂創造有利的環境。
例如,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例,為了讓學生掌握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太陽從海平面上升起的三張圖片,并讓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描述了太陽的運動軌跡,并總結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然后,我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海上日出的視頻,讓學生感受了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將實際問題與數學理論知識結合了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知識。最后,我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了相關理論知識,并讓學生說明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樣,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建了直觀的教學情境,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教材內容,降低學習的難度,還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創建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3.強化德育教育
當今社會,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已經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講述數學理論知識,更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還可以為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創造有利的條件。
例如,以“勾股定理”為例,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勾股數以及勾股定理,我先為學生講述了勾股定理的發展歷史:在我國,最早的關于勾股定理的記載是在商代的《周髀算經》;三國時期,蔣銘祖對勾股定理進行了詳細的注釋,并給出了勾股定理的另一套證明方式;在公元前7至6世紀,中國學者陳子,給出了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西方國家是在陳子之后的一二百年,由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發現并證明了這一定理。通過講述勾股定理的發展史,讓學生了解我國是最早發現并研究勾股定理的國家之一。然后,我根據勾股定理的發展史引入了勾股數,并結合教材內容講解了勾股定理的相關知識。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講述數學知識的發展史,不僅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還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創造了條件。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全面落實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并不斷探究能促進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使傳統數學課堂教學面貌得以改變,并不斷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薛允富.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