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珍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深化的前提下,高中數學的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要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高中數學教學就要多進行建模教學。而建模思想又是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學生在用數學建模方法解決應用型問題的時候,不僅能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感到數學的重要性,增強應用能力,更是加深對數學學科素養的理解。
關鍵詞:高中數學 建模教學 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 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0-0069-01
近年來,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也要加強數學建模教學。所謂的數學建模,指的就是用數學的知識把實際應用性的問題加以抽象和簡化,轉化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后,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用能力會大幅增強。
1.教師要增強自己的建模意識
在以前的高中數學教學里,建模教學方式基本上沒有教師使用,因為教師和學生都太重視考試成績了,而忽略了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樣就導致教師自己的建模意識也不強,但是自新課程改革后,高中數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就要增強自己的建模意識,畢竟只有教師自己的建模意識足夠強,才能培養學生的建模意識。
如果教師建模的意識比較強,建模教學的效果和質量當然也比較強。所以,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建模意識。
2.在日常教學中增加建模教學
在高中的日常教學中,需要用到數學建模的問題有很多,只是教師有建模教學的意識,所以才會把這些問題拆開揉碎了給學生解答。教師如果有建模教學的意識,就能把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建模教學的方式教給學生。
就比如一個求最短路徑的問題:在有直線上的n個點,問哪個點距離所有點的距離之和最短。這樣一個問題可以轉化為:在一個鎮子上有n戶人家都建在一條直線上,問在哪里建一個供水站才能最節約成本。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建模問題,融入進日常教學中,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建模解法分析:構造一條數軸,數軸上有n個點,n個人家的位置為點x1,x2,…,xn,并且設x1 另外,還有一些求函數模型的問題可以用來進行建模教學。比如,一個求函數模型的問題:一個公司為了實現年利潤達到1000萬的目標,制定了一個獎勵銷售員的方案:在利潤達到10萬時,按利潤提成獎勵,獎金y隨著利潤x的增加而增加,但總數不得超過5萬,同時不得超過利潤的25%,問三個函數模型中哪個是正確的:y=0.25x、y= log7x+1、y=1.002x。 建模解法分析:因為利潤目標為2000萬,所以只需要在x∈[100,1000]上,檢驗三個函數模型正確與否就行。 通過一系列的計算檢驗,確認了函數模型y= log7x+1為正確的。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入一些建模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數學思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 3.建模教學的內容注意與學生生活或其他學科相聯系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與學生實際生活或者其他很多學科的聯系都是非常緊密的,就比如學生生活中的計算借款利息、費率等,還有物理上的力的分解、合成、光的衍射、折射,化學上的相對分子質量計算,以及生物上的細胞分裂數量級計算。教師在建模教學中,教學的內容要多與學生的生活或者其他學科相聯系,這樣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才會更高。比如,關于化學的建模教學:有一系列化合物的分子式為:C6H6,C10H8,C14H10,……,計算該系列化合物中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可以為多少。建模解法分析:分析分子式的通式為C4n+2H2n+4,提高極限的知識可以得到碳元素質量分數最大可以為96%。 建模教學的內容多與學生生活或其他學科相聯系,學生更能感受到數學的應用,提高應用能力。 數學建模教學現在已經是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不僅是因為要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還因為數學試卷上應用題型也占很大的分數比重,而應用題型一般難度比較大,學生解題比較難、得分率低,這就更有必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了。教師要做到增強自己的建模意識、在日常教學中加入建模教學、建模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相信這樣的建模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潘麗娟.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數學建模教學改革探索[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孫海平.淺析如何將數學建模思想滲入到中學數學教學中去[J].中國教育導刊,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