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滔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在前言中明確強調,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數學教學活動的要求,系統利用課堂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式學習;合作探究
合作學習是一種體現自我協調同伴間優勢互補的有效學習形式。它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作用。這種學習形式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又能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分析、自我調整等元認知能力。在教學中,只要教師設計好合作討論的內容和思考的問題,掌握好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就一定能發揮它的效能,使各種層次的學生在愉快的合作學習中,知識和能力都得到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學習過程中,合作性作為研究性學習重要特征,小組合作作為學習、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一種創意性策略體系、教學理論?,F階段,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教學中廣泛運用,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開展教學互動,完成課堂教學目標,促使學生社會性、個性能夠協作發展,進而提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合作溝通的能力,促使學生社會技能、心理品質的有效提升。然而,因大多數小學生年齡較小,絕大部分屬于獨生子女,合作技能、競爭意識不強,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常會出現一些問題,部分教師認為小組合作只是一種教學方式,使得小組合作形式化。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參與率不高,市場出現好學生一言堂和各唱各調情況。通過合作學習代練和代講,在教學評價時,不注重創新精神和個性發展道姓,不重視集體評價。因上述現象,對小組合作學習效果造成嚴重影響,和學生個性教育相違背。
在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前言明確提出,開展有效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靠記憶、模仿,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數學學習關鍵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合作學習機制,營造一種輕松、和諧教學氛圍,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可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向未來社會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過程,就是善于交流和加強合作的過程,是一種充分展示學生錯誤、正確的思維的過沖,在和他人合作過程中,體驗如何解決問題。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十分重要。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加強學習,轉變教學觀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合作學習,教師自身要學會合作學習,不斷提升自己交流技巧、合作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學習方式不斷變化,要求教師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在學生合作學習中,注意時刻變化身份,有時是促進者、有時是合作者、激勵著、幫助者。針對學生開展合作、交流,教師角色是合作者、促進者。按照學習任務難度、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充當指導者。在指導學生新知識提煉和運用時,教師是一種引導者,認真傾聽學生匯報,主動回到學生所提問題,概括學生結論,提高學生新知識運用能力,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意見。尤其是不同學生分工問題,教師應及時綜合各種觀點,與學生正確交流、合作,開展小學數學教學。
2.合理安排小組合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改變了傳統秧田式作為排列,選擇分層異步方式,一般為四至六人一組。按照班內實際情況,將不同類別、不同層次學生集中在一個小組,在學生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通過組間競爭方式,使每位學生能夠自我展示,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逐漸提升。同時,在合作中,應明確分工,讓每一位學生擔任特定角色,各角色也應相互輪換,提高學習互動性。
3.實現自我探索,體驗數學的學習樂趣
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重要保證,小組合作學習離開了自主探索這個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實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又要為學生創造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在與人合作交流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我在教學《9加幾》時,當“還有多少盒飲料?”這個問題提出來后,我沒有急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去解決問題,而是讓學生先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學生舉起了一雙雙小手,急于想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說:孩子們,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交流交流!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生出現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點數法、接數法、湊十法……象這樣建立在學生自主探索基礎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我認為非常必要!教師有意識為學生提供探索空間,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同時使學生體會到了合作創新的樂趣,學生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學得快樂。
4.整合學科,積極營造和諧、溫馨課堂環境。針對小學教師而言,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應重視的凸顯問題,教師與教師間應積極討論學生問題,共同分析原因,強化方法指導,避免出現形式化合作學習。同時,應加強學科整合,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可加入音樂或語文等相關內容,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和團隊協作意識,合作學習是一個眾學生之精華的過程,實現完美學習和教學的目的,通過分析和總結,積極營造一個合作學習和主動合作的數學課堂十分重要。因小學生思維能力不高,短時間無法明白課堂合作,必須慢慢培養小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習慣。要想提升學生合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逐步、分措施培養學生意識,使學生在合作、交往過程中,感受合作意識和合作的成功喜悅,樹立合作意識。因此,在整合學科基礎上,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課堂環境,對小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小組合作形式引入小學數學課堂,是一種必然趨勢,但如何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避免小組合作形式化,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問題。讓學生在合作中,培養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學會自主探索,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沈連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7(35):75-75.
[2]宋輝.師生互動探究合作——論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8):227.
(作者單位:廣西博白縣大垌鎮石龍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