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萍
摘 要:語文學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衍生體,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國家越來越關注民族文化自豪感的今天,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學成為當前教育工發展的主流趨勢。作文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學生將傳統文化用于寫作的能力,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作文教學;傳統文化;高中階段
在作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改變傳統作文教學方法,探索提高學生作文質量的有效方法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語文學科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在作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同時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對培養學生愛國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作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1當前高中作文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本文以問題比較突出的職高作文教學為例,對當前高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目前職高作文教學主要面臨兩方面問題:其一是學生基礎不良。隨著有能力的學生紛紛轉向普高,職高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大部分職高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拒絕嚴格遵守學校紀律,極大地阻礙了職高作文質量的提高;其二,學生缺乏科學系統的作文訓練。目前在職高作文教學中,作文題目隨機性比較大,對提高學生作文質量幫助不大。學生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訓練計劃。
2在作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措施
2.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視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將傳統文化應用在寫作中的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相應作文題目以及寫作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一個特定的情境,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傳統音樂,讓學生在傳統音樂的熏陶下進行寫作,充分激發學生寫作熱情并根據教師的引導高質量地完成作文。同時,良好的傳統文化情境或氛圍可以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進一步充實學生作文內容,在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同時提升作文教學質量。
2.2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可以促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傳統文化熏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流行元素或熱門電視節目。以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為例,教師可以截取《舌尖上的中國》片段,該節目在介紹中國傳統美食的同時將飲食文化上升至文學的高度,學生在了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同時還可以學習節目中的修辭手法以及句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1]。另外,視頻內容還也可以鍛煉學生分析能力,比如在寧波水磨年糕章節,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出此部分適合人生過程話題,從而有效提升作文教學質量。
2.3引導學生加強積累
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明確一點,一篇優秀作文的構成不僅包括學生的真情實感,還有對優美語言文字的使用。因此,教師在平時應注意引導學生加強積累,比如積累一些古詩詞、名言警句等,并在寫作過程中善加利用,充實學生作文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生寫作質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數量眾多的名言美句,比如描寫景色時可以用“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相較于直白的描寫景色,使用上述名句可以有效提高文章的意境美,進而提高學生寫作質量。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加強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積累,增加學生古詩詞以及文言文的儲備量,并訓練學生靈活使用日常積累的素材,確保學生在寫作中有內容可寫,并且可以優美的表達文意[2]。
2.4創新教學方法
為進一步提升作文教學質量,教師應對作文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例,教師可以進行相關題目擬題時,可以先采用辯論的方式進行教學,圍繞當前與傳統節日有關的熱門話題進行辯論,比如:中國人要不要過洋節、中國傳統節日需不需要放假。通過辯論的形式可以凸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同時學生也會為贏得辯論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仔細研究,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在辯論以及后續寫作中融入真情實感,在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同時充實學生作文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生寫作質量[3]。通過辯論的方式進行作文教學,一方面新教學方法的新穎性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另一方面辯論的形式也可以開拓學生思路,鍛煉學生邏輯思維,對提高學生寫作質量具有促進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作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對提高高中作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工作時,應充分注意學生實際水平,有針對性的制定作文訓練計劃。在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將傳統文化融入作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并靈活運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加強高中作文教學質量的同時,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參考文獻:
[1]朱志剛.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學周刊, 2016(30):192-193.
[2]孟彥東. 傳統文化經典運用于高中作文教學研究[D].
[3]吳培峰. 作文教學中如何弘揚傳統文化[C]//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