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寓德與教;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等角度,淺談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關鍵詞:高中英語;鉆研教材;氛圍;活動;自信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學生活動的大量時間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應該是德育工作的主陣地。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呢?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鉆研教材,研究學生,寓德與教
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其中不少對話、日常用語、閱讀文章都具有豐富的德育修養知識,教師用這樣的教材實施教學,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自然也就滲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對于一名年輕老師來說,我深知上好一堂課難,備好一堂課更難。俗話說的好,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擁有一桶水。時代在進步,知識在不斷地更新。為了把學生的這杯水添滿,作為教師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學習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為了有備而來,我在備課的時候參考大量相關的資料,認真鉆研教材,熟悉所教的內容,確定重、難點。最主要的是我明白了備課不僅要備教材,而且還要備教法,備學生。我們知道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各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后進生,我盡量用簡單的問題優先提問他們。讓他們也做到上課有事干,能跟著老師的提問積極思維,爭取做到后進生經過思考能回答的問題不讓優生代勞。充分給予后進生自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上能體會到成功與收獲的喜悅,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會說“Very good!”或“You did the good job!”。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說“Thank you all the same.”而不是當面批評。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逐漸消除他們對英語的恐懼心理。而對于優生,我則會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基礎知識要學扎實之外,課堂上還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難度大的題目,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
二、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進行德育滲透
我們作為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教師通過誘導,反對呆板的說教和僵硬的灌輸式教育;用小組道德討論模式,啟發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作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答案。
如:在指導學生記單詞方面,這學期成績就比上學期有收獲。剛開學不久,我就讓科代表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長由我來挑,大多都是責任心強,在英語學習上占優勢的同學。一個組長帶四個同學,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來。及時反饋學生背單詞,讀課文的情況。由小組長負責檢查小組成員背誦、朗讀情況,我利用早讀取時間,課余時間負責抽查。過了一段時間,我驚奇地發現學生不但沒有反感,反而學生英語的興致高多了。我定時分布背誦結果,并給予小小的物質獎勵,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在一次頒獎活動中,我猛地意識到平時一個貪玩、學習不好的男生站在講臺上領獎,眼睛里充滿著喜悅的光,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希望,我當著全班的面大力表揚了他一番。在后來一段時間里,發現他對學習英語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只要有問題就跑來問,我每次都耐心講解,并對他的進步加以肯定。這次期末考試,他的成績有了顯著提高,讓我頗感欣慰,對今后的教學更充滿了信心。這是滲透德育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同時活躍了課堂氛圍,又讓學生充滿了上課的激情。
三、精心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
寓德育于英語教學的過程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設計能引起學生興趣的語言交際場景、教學游戲和練習形式,以學生學會為目的,以學習情趣為主線,貫穿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要在教學的語境中、練習的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學生滲透德育。
例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我把語言教學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上課時有目的地講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識和趣事。設計一些有關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積極參與。在人教版必修四umit3 A taste of Englisth humour這一單元中提到了cross talk(相聲),shuanghuang(雙簧),我突發奇想,讓班里學生推薦,在下節上課之前表演相聲,雙簧。出乎我意料的是十五班的兩名男生一上臺就轟動了全班,因為他倆英語成績都比較差,更驚奇地是他倆是有備而來的。特地化了妝過來,他們的演技就更是一絕了,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激發了他們對這一知識想進一步探索的欲望。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學生表現很好,既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又給學生創設地一種輕松學習的環境,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發掘了學生的潛力。
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以愛激發學生的情感世界
教師要從學習和生活上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人格,樂于與他們交往,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用師愛去包圍他們。當教師的這種情感一旦觸及到學生內心的情感需要時,學生會處于一種積極的接受狀態。
多次的挫折和失敗,害怕老師的批評是學生產生焦慮的主要原因。為了排除這種心理,我對學生付出了極大的耐心、寬容心和同情心。幫助他們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幫助他們找到改進的方法,對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和及時的肯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步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同時也嚴格要求他們:根據他們的實際實際情況幫他們制定階段性目標,每天規定學習任務,并及時檢查,以防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出現,還讓他們互相監督,逐步培養,磨練意志。這使我想起本學期開學初的一件事。一男生在我下課后叫住了我說:“老師,以后英語課你就別管我了,我從小學到現在就從來沒學過英語,考試也沒及格過。高一時我就給英語老師說過了。”這當頭一棒差點兒把我敲暈了。對于沒多少教學經驗的我來說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還真沒轍了。我認真想了一下,說:“不拋棄,不放棄,老師不會放棄咱們班的任何一位同學的。”多余的話一句沒說,然后我轉身離開了教室。可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頭。我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事后又和該同學語重心長的談了一次心。效果還行,至少上課我發現他開始聽講了,盡管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對于他的表現,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課余時間,我總是抽空給他輔導,從單詞抓起,并從其它方面關心他的成長。有一天,他的班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并說:“任老師,這兒有一篇文章你看一下。”原來正是該同學寫的,他說這次的英語測驗完全是他一個人做的,雖說47分離及格還有一定的距離,可是這是他考的最好的一次。我看后很感動,從他的字里行間能讀到他是發自內心的高興。結果在接下來的一次模塊考試中及格了。這是對他最好的鼓勵。
綜上,這是我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點滴體會,不足之處希望在領導老師的指導下,能不斷改進,迅速成長起來。
參考文獻:
[1]趙萌.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22):13-13.
[2]韋桂梅.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學教學參考,2017(13):34-35.
作者簡介:任贊,出生年月:1985年10月,性別:女,籍貫:新疆,所在單位:新疆呼圖壁縣第一中學,職稱:中一,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