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靜
【摘 ?要】 兒歌為兒童提供了第一次接觸文學的機會,是兒童最先開始接觸文學的新起點,好的兒歌為兒童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同樣的,規則兒歌,顧名思義即有關規則教育的兒歌,在這些朗朗上口的兒歌中,規則兒歌為兒童提供了更多的規則借鑒。當然,不同的兒歌,只要積極向上就可以給兒童帶來健康的能量。主要就如何在小學低段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合理運用規則兒歌來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展開討論。
【關鍵詞】 規則兒歌 ?小學低段 ?道德與法治課堂 ?核心素養
氣質作為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的一種重要體現,也是這個社會越來越重要的名詞,家長都希望在起跑線上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資源,因此會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參加各種補習班。但是我們不難發現,一個飽讀詩書的人自然會和別人呈現出不一樣的氣質。書中自有黃金屋。兒童在最初接近文學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形式便是兒歌,從最一開始的數鴨子,我們便開啟了知識的大門,這些我們最常見的兒歌便開始以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
一、兒歌教學的價值
眾所周知,兒歌對兒童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在低年級孩子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要想發展語言,前提是要學會傾聽,因此要想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培養好兒童聽的能力非常重要,這對于兒童語言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促進兒童語言發展的基本條件。
二、規則兒歌在兒童規則意識發展中的作用
規則兒歌的作用在對兒童道德教育中彰顯出來。我們可以從網上搜到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魯兵的《敲背》:“老公公,八十歲,請您坐下來,給您捶捶背。”不難發現兒童就能自動學習到尊老愛幼的美德。通過這首兒歌,兒童能感受到對于老人的尊重,給老人捶背的畫面浮現在眼前。鄭春華的兒歌《甜嘴巴》:“小娃娃,甜嘴巴,喊媽媽,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我們同樣也能體會到兒童對人有禮貌的感情。同樣的兒歌對每一個孩子都有用。在課堂上,可能會有些孩子比較頑皮,在家比較淘氣,所以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兒歌來規范兒童。低年級孩子坐不住的時候,我就會采取規則兒歌這樣的方式來提醒他們。
師:一二三――生:坐坐好。
師:小手――生:擺擺好。
師:小腳――生:放放平。
師:小腰――生:挺挺直。
師:眼睛――生:看老師。
經過這樣的調整,會使得課堂紀律得到極大的調整,而且比口頭批評的效果更加明顯,這樣既能讓兒童知道在課堂上的紀律,也讓他們知道應該如何面對違反紀律的現象。
規則教育只依靠相關課程是遠遠不夠的,觀念上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讓學生真正明白理解,這不僅是一門單獨的理論教學科目,還與其他的文化科目教學有關。其中涉及的教學內容如果依靠兒歌來進行,勢必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對小孩子來說更為管用,在學生日常的實際生活中可以運用。兒歌與每一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規則對兒童來說或許不太嚴格,但是對他們長遠的發展來講尤其重要,同時與小學生正在接受的教育形成呼應,有力地促進他們對其他科目的學習,和其他科目形成內在關聯。
這就決定了教師如何開展自己的教學工作,如果想要在一定時間內培養學生,使他們對素質教育有一個體驗,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觀念的素養,就要運用自身相關專業知識使學生對兒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要善于跨學科開展教學工作,教學方式的應用應該有技巧,不能盲目進行教學,教學內容的設定應該多方收集,不能僅僅講授課堂之內的道德理論。
比如,教學二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10課《清新空氣是個寶》,運用一些保護環境的兒歌,隨著教學環節一句一句地出示兒歌。教學臨近結尾,一首完整的兒歌就展現于眼前了:
清新空氣是個寶
空氣新鮮身體好
污染嚴重出門少
空氣污染可不妙
植樹造林辦法好
凈化空氣我支招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孩子盡量做到兒歌中所提出的內容,兒童最善于模仿,對于人們夸獎的事情更會努力去做。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工作中,針對低年齡段的兒童,兒歌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三、規則兒歌在童年時期的習慣養成方面的作用
除了在課堂上的教育意義,兒歌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對我們產生影響。首先是生活習慣,小學生由于活潑好動,因此很難在短時間內入睡。在小學時期,我的母親就經常教導我,讓我好好睡覺,不然下午會困。但是我知道,當時是因為沒有更好的辦法,如果我們現在可以用規則兒歌對兒童給予啟發,在課堂上,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那這件事情就很容易完成。
例如好好睡覺的習慣,如魯兵的《太陽公公起得早》:“太陽公公起得早,他說:寶寶在睡覺,我去叫一叫。他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寶寶不見了。寶寶哪去了?寶寶哪去了?寶寶在院子里,一二三四做早操。太陽公公瞧見了,太陽公公瞇瞇笑,他說:寶寶是個好寶寶!”通過這樣的兒歌,我們不僅感覺到太陽的溫馨,增加了兒童對大自然的理解,同時把太陽擬人化,變得很平易近人,讓孩子知道,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也要這樣,要早點起床,不能睡懶覺,否則不能和太陽公公見面,就不能讓它喜歡,要想做一個好孩子,就要好好睡覺,早早起床。
總而言之,規則兒歌對小學生來講是一件非常寶貴的財富。在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合理運用規則兒歌進行規則意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教師在講課時要充分認識到規則兒歌的作用,利用好手中的資源,善于運用兒歌進行教導。這些兒歌不是普通的兒歌,它對學生要有教育意義,對這些兒歌善加利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朱自強.兒童文學:教育的珍貴資源[J].學前教育研究,2010(1).
[2] 方衛平.“教”的文學:兒童文學的認知性[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3).
[3] 馮帆.兒童文學在教育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2).
[4] 褚東郊.中國兒歌的研究[M].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