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杰 車芳晨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市場對外開放力度逐漸加大,因此企業必須在生產運營時引進先進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促使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精益管理因為先進生產理念與方法被大力普及并應用于車間管理中。本文首先闡述精益管理相關內容,其次分析車間現場管理的弊端,最后探究精益管理的車間現場管理策略,根本目的是為車間管理今后開展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精益管理;車間現場管理;應用策略
傳統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出現產品和服務浪費情況,致使企業成本增加,經濟利潤下降情況。精益管理應用在企業中,可以有效降低產品與服務浪費情況,降低生產成本,促使企業不僅提升生產利益,還提高核心競爭力。精益管理理念首次出現在日本,隨著社會的發展,精益管理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因此對于制造企業發展的價值和指導更加重要。本文從精益管理相關內容出現,深入探究“基于精益管理的車間現場管理”。
一、精益管理相關內容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產,是衍生于“豐田生產方法”的一種管理哲學。精益管理由最初的生產系統的管理實踐成功,已經逐步延伸到企業的各項管理業務,也由最初的具體業務管理方法,上升為戰略管理理念。精益管理可以通過提升顧客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資,使組織社會性的價值實現最大化。沃麥克和魯斯在《精益管理》中指出,所謂精益管理是根據用戶需求定義企業生產價值,根據價值流組織全部生產活動,使需要保留的和創造價值的活動流動起來,讓用戶的需求拉動產品生產。而不是將產品硬推給用戶,暴露出潛在的問題,從而不斷優化完善。
二、車間現場管理的的弊端
(一)材料浪費嚴重
目前,我國大部分機車生產車間都沒有達到自動化水平,并且很多工序都是通過手工完成的,車間生產環節出現材料浪費具體表現在:1.額外作業較多,例如會有過度完成的工作,超出客戶實際需求,主要在翻注和整形材料中;2.車間生產質量不達標的產品,產品合格率不達標,因此需要重新返工,致使材料和時間都被嚴重浪費;3.機車生產企業沒有制定完善的制度,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大量生產問題,導致這部分產品不能及時銷售。
(二)生產方式落后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機車制造企業依然沿用傳統的“批量生產方法”,是在生產環節沒有嚴格遵從客戶需求研發產品,根據企業計劃開展工作,導致很多工序都不存在協調性,大批量生產導致一些潛在弊端得不到及時反饋。另外大部分材料和產品會在儲備的過程中被擠壓,占用大面積的場地,因此企業資金在短時間內得不到周轉。在這種狀態下,即使企業聘請大量員工,也達不到預期的生產效果。
(三)缺少精益管理意識
大部分機車生產企業采用的生產模式為“成批生產”,這部分產品質量沒有達到標準,因此導致員工會產生“差不多”的思想,只滿足當前現狀。長時間以來,即使公司要大力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精益管理理念,員工接受程度較低。由于員工缺乏專業基礎知識,沒有充分認識到車間管理理念,所以缺少精益管理理念,忽視車間管理中精益管理的價值,從而影響車間管理效果。
(四)物料因素
在物料生產的過程中,沒有按照規定時間配送和物料質量不達標準被稱為“物料因素”,而物料因素會直接導致各道工序不能順利進行。另外,物料帶來的影響還表現在不能正常配送,例如員工在取料時,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檢查時,達到合格產品數量少,致使接下來的工序不能順利進行,或者不能根據計劃即使調整。在車間生產中,物料是基礎,因此物料管理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保證物料正常供應,確保接下來的生產順利進行。但是現在大部分車間管理都忽視物料管理,對車間生產效率產生一定影響。
三、精益管理的車間現場管理策略
(一)明確車間管理重點
要在車間現場管理中大力落實精益管理,首先應該轉變價值流,通過價值流圖分析車齡制造企業增值于非增值活動,掌握降低成本、消滅成本的基本方法。車間管理可以分為識別成本指標和質量指標。價值流是車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探究價值流過程是復雜的,需要掌握各個環節,并且還需要精益管理改善應用手段,提出改善方向和方案。
(二)落實精益管理理念
車間管理中精益管理和企業管理制度、員工思想有緊密聯系。因此,在車間管理中利用先進理念,應該從多個角度共同出發。1.加大員工精益管理培訓力度。企業在培訓時,可以制定每月一次,時間為1個半小時。聘請同行業專家,在會議中明確提出精益管理的優點,同時將精益管理理念與企業文化相結合,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積極作用,潛移默化影響員工工作思想和行為。2.建立健全完善的精益管理制度。制定科學的制度,確保各部分工作人員積極參與到管理中,定期開展會議,由各部分管理人員匯報近期狀況,說明在生產環節有無缺點,以及制定的解決策略。通過每個小組共同匯報,參考各部分的優點,并應用在今后車間管理工作中。
(三)管理活動
1.企業要制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員工逐漸認識到自己不良行為,并學會改善,使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工作習慣。2.健全作業制度,對于企業內部制定的規劃進行重新設計,將管理責任落實到每位員工,完善產品質量指標,做好作業指揮工作和協作工作。3.完善監督管理機制,車間管理工作階段,企業要制定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讓制度規范工作人員行為,做到有章可循,根據監督管理制度執行各種作業。此外,還應該加強培養車間管理人員的責任心。4.建立績效制度。對于車間工作人員應該根據懲罰制度,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保證管理者和操作人員的績效考核,不僅與生產相結合,還應該和產品質量與責任心相關聯。5.高度關注車間制造現場管理,充分的認識到現場管理對于機車制造企業的重要性。
(四)平衡生產線
當企業優化機械設備布局后,會導致各道工序負荷情況,并呈現出不均勻形態。為有效避免這種情況,應該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減少生產車間的弊端,從源頭提高產量,從而保證生產線始終平衡。為保證生產線平衡,可以采取“FOG方法”,利用此方法分析生產車間潛在的弊端,并深入探究根本原因,找到最佳方法。在車間生產中應用“FOG方法”主要是聯合機械設備和生產人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防止出現嚴重浪費材料情況,最大程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車間生產的根本基礎是車間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境,精益管理是車間開展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對提升車間管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精益管理的大力落實可有效開展車間管理工作,在降低生產成本時,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效益。經實驗證明得知,在車間管理中精益管理具有積極促進作用。本文對“基于精益管理的車間現場管理”進行深入探究,對提高車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云強. 基于精益生產的車間現場管理的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學, 2016.
[2]胡查輝. 基于精益生產的車間現場管理探討[J]. 管理觀察, 2015(13):87-88.
[3]許保良. 基于精益生產的車間現場管理探討[J]. 工業b.
[4]張國龍, 佟國臣, 李穎. 基于精益生產的車間現場管理綜述[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8, No.366(8):137-138.
[5]佚名. 基于精益生產的X石油制管公司生產現場管理優化研究[D]. 西安石油大學,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