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角才讓 次仁桑珠 三木知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藏區的學前兒童讀本的發行量與內容的趨向,讀本的銷售量與消費傾向等方面的問題研究的文本甚少,本文章以問卷調查與統計的方法兼用來論說此問題。
關鍵詞: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狀況
物質水平與日劇增的今日,不同國家和民族、地域對教育的重視度逐漸提高。在國內改革開放以來,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道路,在國內的新疆和西藏等偏僻地區的教育也有新的生命跡象。少數民族地區惡劣的環境和經濟水平落后的緣故而教育起步較晚的前提下,國家為了推動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而設立了各種特殊的照顧政策。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藏區人民對教育的重視度逐漸加深。幼兒園的出現及普及的狀況下,藏區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的編輯和兒童書籍的翻譯工作等從諸多業務方面興起了一個狂潮。但從事該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缺陷及對兒童心理與基本能力視角思考缺乏而導致某些種類的母語讀本囤積與質量問題的出現。藏區當前而言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和探討和提出解決方案的文章甚少,本文以以下幾個視角來看待諸問題及提出來相應的解決方案。
傳統形態的童年期
回顧藏族的傳統社會中,兒童的童年期是充滿著各種童話故事和歌謠。對這個持有強大好奇心的兒童來說,各種帶有民族文化韻味的童話故事和歌謠對兒童具有潛移默化的與影響。但是在這種社會形態中,以文本形式的童話故事書及插畫版類型的書為稀有物。
藏區的文化模式的分類來說,農區的童話故事內容往往牽涉到各種農作儀式和人物之間的事情;而牧區的各種童話來說內容上會出現較多的為神鬼故事和動物擬人化。童年期也有諸多益智的游戲,大多偏向于生態型(如石子戲、動物的骨頭等)。整個藏區來說尸語故事是大家都知曉的神話故事,其中滲透著各種生活哲理,如人的終極目標為行善、好人終究有好報等。傳統形態的文化意識與現當代的藏區學前母語讀本的內容選取上的相互聯系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是連接傳統文化和現代型文化傳播媒介的一個點,民族文化潛意識的形成和發揚傳統文化上具有重大的作用。
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的狀況
近幾年來藏區母語讀本的發行量在各種書籍的發行量中所占比例逐漸上升,但總體來說各種讀本的難易度和排版、內容的選取等方面存有諸多問題。
各種譯者的水平不一及文化見解各異的情況下對同一詞匯的翻譯方法與翻譯的詞匯上出現很大的差異。經濟效益為側重點的各種讀物出版對整個學前兒童讀物的質量上形成一種隱患,并以惡劣循環的過程中對兒童讀本書的購買選擇和優秀讀本的出售上形成阻礙。大量的低劣型讀本的發行并未受到廣大人群的歡迎,這種現象對家長購買兒童讀本的事情上形成一種無形的障礙。這對兒童有巨大的影響,兒童會因此而會減少自己的讀本數量。
每位譯者的翻譯選題來說,沒有顧及到兒童心靈的接受能力。讀本的設計上漫畫和文字的合并利用和文字單獨的視覺效果上的差異很明顯,但是繪畫人才的缺陷及減少資金利用而往往會偏向于文字單獨的設計,這樣對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和視覺效果上毫無作用。
學前兒童的年齡段來分析的話,正處于詞匯的學習期。日常所使用到的常用名詞房子、人、動物、電視、顏色、手機等詞匯會在無意識的形態下是能習得的,除了日常生活中使用詞匯以外的各種重要的詞匯是需要通過各種學前讀本來學習。為此兒童在未來的時間內學習和掌握更重要的知識及母的廣泛使用的推動力為,高質量兒童母語讀本的發行。在未來的時間段內,各出版社選取外文翻譯讀本及搜集本民族民間童話等工作上。書本的詞匯使用范圍及書本形式的設計、書本的質量問題上提高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書本的價格和家長的身份上有直接的關系。問卷調查分析得知,家長在單位有工作或者文化水平較高的家長對自己兒女的要求很嚴,從小開始讓兒女形成閱讀的習慣。而一般的平民來說對兒女的要求不是很嚴,為此在購買讀本的消費者的身份不同而讀本的銷售量的多少成直接的一個原因。一般價格偏高的讀本銷售量少于廉價的讀本,這也是出版商家和編譯者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收集到的資料分析可知目前藏區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的內容各種分類所占的比例如下:
有關科技的母語讀本的比例為7%、道德平行有關的母語讀本比例為16%、鍛煉算數能力的比例為17%、學習手工制作的母語讀本的比例為21%、有關歷史的母語讀本17%、純粹故事類的母語讀本比例為46%,目前的這些讀本類型中純粹故事類書籍的銷售量最多。書本的購買選取上完全是家長的喜好而定,對兒童的喜好興趣而購買的書籍較少。家長選取算數類和繞口令為內容的書籍而消費者對書本的內容選定上起到反作用。家長自身的社會經驗和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教育思路處于定型狀態,對兒童思想的啟蒙和思想范圍上有阻礙作用,為此在市面上有關啟蒙的母語讀本書籍銷售為數不多。
創新思想缺乏的前提下,民族作家個人創作的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的數目甚少。傳統的有關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素材找尋力度小及傳統認知與和現代文化融合的產物創造者的稀缺導致,傳統文化當中適宜兒童讀本的素材丟失與兒童認知上本民族文化的印記越來越少的原因也在此點上。
隨著數據時代的到來而各種電子產品進入到每家每戶,這會在某種程度上取代紙質版的綜上所述,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的質量問題和售價、內容選取、版面設計等問題對兒童及整個民族的文化繼承的問題上有一定影響,為此各界人士注重以上的問題而解決此問題是當前最至關重要的問題。
閱讀的重要性
培養學前兒童的閱讀能力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對于孩子來說閱讀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習的興趣和掌握多種知識、學習不同的語言、提高寫作能力和鍛煉思維能力、培養獨自思考等含有諸多益處,此外認真學習和鑒賞能力的培養上有很大的幫助。
各種電子產品對感官的直接刺激大的前提下,兒童在長時間的培養下形成閱讀書籍的習慣有很大的副作用。家長對兒童學前讀本重要性的認知和家庭的環境、購書量對兒童的閱讀能力有直接的關系。國民整體的讀書量水平高度取決于兒童的閱讀能力的強弱,為此必須重視兒童的閱讀能力。
我們從問卷調查得出兩種能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
(1)表演和教材結合法
一般情況下家長給自己的孩子買完各種閱讀書本后,放在某角落上置之不理或者讓孩子一個人去品讀對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上毫無作用。由于孩子的天性而不善于思想集中于某一點上,這樣一來讓孩子一個人閱讀讀本也不能堅持很長時間。文本中的很多內容也是不能直接理解,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感。時常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幼兒讀本且邊解釋給孩子,這樣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而且能培養家人間的親近感。
日常幼兒園或者村委會負責辦理各種幼兒閱讀活動,將文本的內容讓兒童來表演。這樣能讓兒童記憶猶新,并且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幫助。問卷調查顯示兒童們非常喜歡各種表演,對很多內容上有自己的理解,雖然和常態的認知有很大的差別,但這一方法對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有最顯著的作用。
(2)幼兒園之間加深交流
目前的幼兒園可分為國營和自營兩種類,幼兒園的數量明顯在增加。這樣一來個幼兒園老師之間相互交流,分享工作上的經驗對老師和兒童都有幫助。吸取好的工作經驗來使用適應兒童心理和生活方式的工作方法是特別重要的。
幼兒園之間相合作的形態來舉辦游戲比賽和閱讀比賽,時常讓孩子多親近自然。德國的教育家福祿貝爾(Fredrich Froebel)著重提出孩子需要多親近大自然,兒童的身心健康要放到任何事物的首要位置。學前教育為人的終身發展打下了基礎,為提高國民素質和將來國家的發展具有很大的隱蔽價值。
由此可知學前兒童母語讀本的重要性,這不僅對兒童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有幫助,而且在將來的民族人才的培養及民族文化的繼承上也有重大的貢獻。
總結
近些年發布的有關幼兒讀本文章內容來看,幼兒閱讀能力的問題上,閱讀書籍的意義、閱讀方法等問題的論述偏多。而幼兒讀本的處境和幼兒和家長的角度來解析問題的文章數目不多,這一問題確是一個社區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為此在看待和分析這一問題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在不足點且有誤區還望大家指點。
參考文獻:
【1】吳遵民.論幼兒教育的本質.【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 第2期 2019年3 月
【2】張開蓮.幼兒早期閱讀興趣培養的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 第 38 卷 (2018 年) 第 32 期 第 63-64 頁
【3】陳永英.淺談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
【4】陳蘭.如何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8年 第7期 96頁
【5】許曉暉.辛志勇.劉紅云.關于學前兒童讀物狀況的調查研究.【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一期
作者簡介:
華角才讓(1996),性別:男,籍貫到市:青海同仁,民族:藏族,職稱: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藏學。
通訊作者:次仁桑珠
指導老師:向巴洛絨
*項目名稱編號(藏區學前兒童母語讀本普及程度與調查 201810656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