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錦梅
摘 要:在開展高中政治活動性教學課堂過程中,教師要想更好地利用各類活動開展相關的教學,必須要認識到單純的活動開展是很難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只有不斷地在活動過程中處理好學習與活動之間的關系,努力通過活動引導學生攻克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才能真正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文章以高中政治活動性課堂如何更好地突破重難點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并闡述開展相關工作過程中的要點和具體對策。
關鍵詞:高中政治;活動性課堂;突破難點;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7-08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25-0077-02
一、引言
高中政治教師應豐富教學手段,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開展相關的教學,努力將教學活動融入實踐教學之中,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目前很多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過程中往往會運用活動性教學方法開展相關的教學,并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
然而很多教師在開展活動教學法的過程中往往會將重點放在學生自由參與活動上,卻忽視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重難點的把握。為此在開展相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從如下幾個角度出發開展相關的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實踐意識。
二、明確活動目標,建立對應的活動組織方案
在開展任何一個教學活動過程之前,教師都必須圍繞這些活動本身的教學目標進行相關活動方案的制訂。在具體活動目標的選擇過程中,教師應明確活動本身的目標與相對應的課文中的知識難點之間的關系,圍繞教學難點確定學習過程中的基本活動方式以及相對應的合作方法,并圍繞文章的重難點建立起對應知識點的探討方式。通過這種方式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具有目標性和方向性。同時,在圍繞這一環節進行相關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教師對活動目標的明確性必須滿足幾個要求。第一,活動目標與最后組織方案之間的關系必須緊密聯系在一起。第二,相關活動目標與對應的組織方案之間的關系必須是相通的,確保學生在明確了學習目標以后自然明了整篇課文需要學習的重難點,并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圍繞這一難點開展相關的學習。比如,在講授“世界的物質性”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運動是有規律的”這個難點,給學生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活動:“我們在校園中學習,校園就是我們第二個家。在我們校園中,大家是否遇到過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請把它們找出來,并嘗試探索其中的奧秘。”教師設計的這一主題看似與學習內容沒有太大的關系,但實際上卻將“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放在了重點研究內容之中。學生只有理解這一原理,才能在活動過程中制訂出具體的活動方案。
三、確定關鍵詞語,在實踐中開展理論性分析
很多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在課堂中開展相關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鞏固所學知識,因此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活動型的課堂中往往會開展實踐性內容的相關教學,很少對文章的理論知識點開展分析與探討。高中政治本身需要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來開展學習,但學習的最終目標依然是對各種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在相關活動型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組織學生在學習前先明確對應的關鍵詞語,并組織學生圍繞這些關鍵詞語進行定期的理論探討,引導學生在不斷探討過程中提升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后再開展相關的課堂活動實踐,其實踐效果會變得更加明顯。比如,在講授“矛盾的含義和基本屬性”時,教師給學生確定了活動過程中需要探討的兩個基本理論關鍵詞——矛盾、基本屬性,要求學生自由選擇活動方式,但必須在理解這兩個關鍵詞后再圍繞關鍵詞創設對應的活動。某組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先圍繞兩個主題開展相關學習,并在閱讀完課文后將自己對兩個關鍵詞的理解表達出來。隨后大家圍繞這一問題設計了如下活動方案: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矛盾,選擇一個矛盾,通過畫漫畫、編故事的方式展示出來,并在全班開展“矛盾雙方”的主題講演活動。通過這種方式開展相關活動,能讓學生更加精準地制定學習目標,更好地提升實踐能力。
四、創設主題情境,通過情境降低知識點難度
在具體的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圍繞課文中的知識點確定對應的主題情景,通過創設特殊主題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進入相關的主題學習之中。由于政治理論本身屬于抽象性較高的知識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圍繞這一知識點下的相關活動開展教學,卻沒有讓學生在特定的主題情境中開展活動,其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把握將會變得比較困難。為此,教師應先給學生創設一個不同于其他教學環節的主題情境,然后再圍繞這一情境組織學生開展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從而更好地通過情境創設降低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難度。比如,在講授“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時,教師緊密圍繞這一主題創設了相關的主題情境,通過不同的情境創設,學生明白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任何事物的變化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同時通過創設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案例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提升對這一理論知識的把握力度,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對這一重難點的攻克程度。
五、開展競爭項目,融入競爭提升合作默契度
對于任何一個活動小組來講,如果活動的范圍僅僅是在小組內,學生與學生之間或者說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動力就會比較小。因為在很多學生看來,教師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教學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了解課文中的相關知識點。但由于教師無法全程監控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所有表現,因此難免就會存在濫竽充數的現象。鑒于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競爭性的項目,將這種競爭性主題融入實踐活動之中,通過讓學生不斷參與競爭性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合作默契程度,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能力,不斷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功課意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教學活動本身的價值。
比如,在講授“創新的作用”時,教師緊密圍繞“創新”這一詞語開展相關競技活動,讓學生圍繞“日用生活品創新”這一主題開展相關小組學習活動,并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創設出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生活品”,為自己日常生活提供一些便利。
六、結語
總之,在開展高中政治活動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全面發揮活動課堂本身的價值,就必須充分考慮教學活動本身與教學重難點之間的關系,努力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中的難點內容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同時全面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把握力度,為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意識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努力通過明確活動目標,設計對應的活動組織方案;確定關鍵詞語,在實踐中開展理論性分析;創設主題情境,通過情境降低知識點難度;開展競爭項目,融入競爭提升合作默契度四種途徑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地通過學習活動攻克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
參考文獻:
[1]應建委.高中政治課堂生成性資源利用的實踐探索[J].成才之路,2018(21):18.
[2]楊景榮.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中華少年,2017(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