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啟東
【內容摘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推進,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全面認知。尤其是在地理的區域學習方面,就是要加強學生的自我認知水平和學習技巧。在學習地理的過程當中,學生要學會感知人文地理,并且了解農業生活和各行各業清楚的理解自然地理分布的抽象性。如果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當中,區域地理知識點記憶不牢固則會使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都會無法更好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地理 學習興趣 認知能力 新課程標準
引言
在高考的地理試卷當中,對于區域地理的考點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綜合性的大題,其中區域地理的考點也比較多。通過區域地理的背景成因考查學生綜合運用人文地理和自然的基本原理進行區分和理解,從而能夠清楚的知道其形成的成因和現象。所以我就高中地理學生對區域地理的學習能力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當前高中地理教學現狀
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知識點具有多樣性,主要是使同學們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并且探究其原因,在探究地理的過程當中,從而發現規律,了解人類與地理環境的正確關系,所以地理學科具有空間性,人文性,綜合性等交叉的特點,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能夠使同學們,豐富和完善自身的思維習慣,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由于傳統教學的制約,初中地理沒有納入中考的范圍,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的時候,由于缺乏相對的基礎性,所以使學習效率普遍不高,地理也未受到同學們的重視。
二、改善區域地理學習的盲目性
學生在學習區域地理的過程當中,往往會聯想到地名和特產,然而對于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高考考核的區域地理問題當中會進行重難點考察,就是針對區域地理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進行融合和分析。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積累區域地理學習技巧,通過課前預習來引導學生進行。區域的預先認識,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在預習過程當中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熟悉每一個知識點的內容,是教師在進行上課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學習更加具有效率。
三、提高學生學習趣味性、認知感
地理這一門課程,它包含著多樣化的知識,區域性人文多樣性的特征,所以學生在學習鄉土地理的過程當中,要更好的感知身邊的區域,使自己深刻的了解和明白生活環境對人文知識的影響,尤其是在世界上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有著不同的地理區域,從而也產生了不同的鄉土人情,只有學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區域地理的魅力,學生能夠更好的投身到地理學習當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要一味的進行講解,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來進行輔助或課件來給同學們播放一些事,來展示區域的美麗,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能夠提高學習的欲望,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投身到地理學習當中,例如教師可以播放東南亞熱帶經濟作物,美麗的芭蕉樹,天然的橡膠與同學們愛吃的香蕉,使同學們產生聯想,從而對區域地理產生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從而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
四、引導學生準確定位,熟悉區域聯系
教師帶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學習的過程當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技巧和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脫離“忘得快”這一缺點。通過建立空間概念、運用地圖、學會空間定位等方式來提高對區域空間的認知。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區域空間認知的過程當中,要從空間的形狀輪廓來賦予一定的類比事物進行形象的記憶,使抽象的區域地理能夠變得直觀和形象,例如中國地圖板塊就像一只雄雞,意大利的板塊像一個長筒靴,埃及則像一個梯型。教師也可以根據經緯度和海陸位置來進行引導,例如非洲大陸的主體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教師還可以通過河流和山川的分布來形象地進行輔助記憶,例如咸海的附近是中亞地區,通過海的輪廓可以判斷伊朗國家的位置。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一些標志性的地理事物來進行講解和引導,例如烏拉爾山(北緯67°46 ,東經66°10 ),附近的自然環境和地理特征。教師要使學生能夠在地理的區域記憶當中加強對國家和地區的認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講解的同時也要引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來使學生增加對這一地區的認識和認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地理區域的學習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區域地理學習的過程當中,要聯合著學生的生活事跡,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和認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靈活的利用教學素材進行規律性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地理學習過程當中具有聯系性和規律性。由于每一個地區都有它的獨特性教師在講解某一個地區的獨特性的同時,要使同學們聯系和對比差異性,使同學們能夠準確的抓住這兩個地區的基本特點來進行類比或比較的方法,同時得記住這兩個地區的重點內容。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庭.新任務 新模式 新教法——高中地理區域認知能力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9).
[2]李文田;李家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中地理教科書課程難度變化的定量分析——以“宇宙中的地球”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3]林培英.實踐困惑與內容重構:對高中地理新課程“反彈”現象的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16(11).
【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通過案例教學培養高中生地理學科‘區域認知素養的實踐性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999)系列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