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珍
摘 要:語文新教材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語文思維能力,提升審美鑒賞能力,理解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文章簡述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并從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拓展教材內容、開闊學生眼界等方面,對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教學效率;語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5-0030-02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與束縛,部分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過度關注學生的語文成績,忽略了語文教學的本質,導致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不到有效培養,降低了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核心素養是學生需要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必須根據新教材的要求,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文對新教材背景下如何加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進行探討。
1.核心素養的含義
在現階段,國家相關部門明確規定了學生所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內容,并且提出具體的要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究核心素養的主要目的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人才,使其能夠快速適應工作環境要求。
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等四個方面。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按照相關規定,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語文思維能力,體驗語文的精神品質,提升審美鑒賞能力,理解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培養人文情懷。
2.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語文學科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與實踐性。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依據新教材的教學要求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得到綜合發展。具備語文核心素養的學生,不僅能夠快速獲取語文知識,具有高水平的語文思維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創造力,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快速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要求。但傳統的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忽視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所獲得的情感體驗,這十分不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另外,還有部分學生有嚴重的偏科現象,只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對于其他科目不感興趣。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人生視野,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整的知識系統,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初中生的心理、個性已經相對成熟,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特點以及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
1.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教材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與更新教學觀念,打破傳統語文教學中的僵化思維,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好的空間。要為學生構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最終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任務。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沖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語文學習。其次,教師應該著手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單一、乏味、枯燥的課堂教學形態,將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與生動性。這樣就能進一步拉近語文知識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最后,教師應該積極完成課堂主體地位的轉換,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同時教師也要做好教學引導者的工作,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鍛煉與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核心素養。
2.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視,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新教材背景下,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熱情,使學生能夠最大限度地接受語文知識。要特別注重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實現高效化的語文課堂教學,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三峽》這篇文章時,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為學生播放一段三峽壯麗的景象,同時也可以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的氛圍之中。學生觀看過視頻之后,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根據視頻的內容向學生提問,將學生引入到教材之中。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夠使課堂教學的效率更高。
3.拓展教材內容,開闊學生眼界
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能夠給學生提供大致的學習框架,但是內容還不夠具體與豐富。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將教材內容進行拓展,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和具體,讓學生的眼界得到有效的開闊。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教師要充分了解與掌握學生的愛好與興趣,合理配置教學資源,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得到很好的激發。同時,語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長時間的積累。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人文知識,使學生的語文知識系統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社戲》這篇文章時,可以在進行正式授課之前給學生介紹紹興地方戲所具備的特征,并且引導學生練習課文中的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作者在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幫助學生積累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也要多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學生選取更加合適的圖書、雜志,使學生能夠具備更加豐富的人文素養。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社會調查活動,更好地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與思考能力。
綜上所述,新教材的改革與發展為初中語文教學事業迎來了新的生機,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帶來了新的機遇。因此,教師應該充分把握這一機會,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拓展教材內容、開闊學生眼界,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趙福樓.核心素養:現代語文重建的起點與歸宿[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6(04).
[2]趙雅琴.基于核心素養重建的初中語文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7(12).
[3]趙永攀.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的文本解讀[J].教學與管理,2017(17).
[4]胡華琴.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有效教學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7(04).
[5]許紅琴.聚焦延展轉變——例談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策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12).
[6]何更生.基于目標導向教學論培育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建設,2018(22).
[7]薛婷.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現代文文本細讀教學策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
[8]張玉潔.由“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的沿革探究語文教學目標的發展[D].華中師范大學,2017.